番外四:步步高升(四)
女医署是惠民药局中专设为女子看诊的部门,此部门由女医坐堂,在女医下再设女使职位若干。女使不看诊,只做些辅助工作,若其中有医术精进者,日后通过考核选拔,也能晋升为女医开始从事治病救人的工作。
至于这惠民药局,则是璋和帝登基后下旨设立的,专为贫困百姓提供免费药品和医疗服务,最初仅在京城设了一处,后陆续推行,发展至今早已覆盖了大齐各州的各大城。
只是和惠民药局不同,这女医署是去年才开设的,至今满打满算也才发展了近一年的时间。而这女医署的设立,则是苏淡云促成的结果。
那是一年多前的事情,当时太子妃终于顺利诞下了小太孙,太后帝后看着那健康俊美的孩子,全都欣喜不已,璋和帝更是亲自给自己这第一个孙子赐名。
太子夫妻激动之余,深知这都是苏淡云给太子妃调理身子的功劳,当即就要重赏于她。
谁料苏淡云却推了所有赏赐,转而借此机会提出了开设女医署的想法,表示希望以那些赏赐换此事达成。
至于这开设女医署想法的由来,还得追溯到苏淡云的上一世。
上一世她随师父四处游历,发现大齐各地的医馆绝大多数都是男郎中看诊,官府开设的惠民药局,其中的郎中更是清一色男性。许多女子得病后碍于男女大防等诸多世俗原因,有些病症始终无法得到很好的医治,最终只能熬着到死,她每每看到或是听说都会深感唏嘘。
除此她也知道,大齐杏林虽是男郎中当道,却也不乏有行医志向的女子。只是除了某些医学世家出来的女子能深研此道而不被歧视,其余女子若想从事医道多会被人指指点点,更无人会去鼓励她们给她们提供什么机会,以致她们要在医术上有所成就会比登天还难。
她相信,若她能有足够的实力给她们提供一个平台,她们定能大放异彩,同时还能造福天下千万女子性命。
这个问题一直横在她心里,这一世回来她就开始时不时琢磨此事,渐渐就生出了一些想法,而这设立女医署的想法,就是这般琢磨出来的。
以前她站得还不够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这么宏大的事情,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是空想。这下她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也就不再犹豫,当即捉紧时机把想法提出,并将有此想法的理由郑重给太子夫妻说明了清楚。
太子妃听着,看向苏淡云的眼神比太阳还要炽热,一旁的太子虽神情变化不大,心里却已渐渐认可,深觉此法对大齐的百姓确实大有裨益。
待夫妻俩听罢,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赞同,不觉相视一笑。太子随即就应下了苏淡云的请求,并表示会将此想法禀给璋和帝知晓。
说起璋和帝,经过前几年徐朔珩那事,他处理那些事的仁明之举颇得民心,被百姓赞颂良久,实在超乎了璋和帝的预料。
有了此等美妙体验,他对做仁明之君一事真是愈发上瘾,也愈发地得心应手,这几年出台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受百姓爱戴,得诸卿臣服。
如今百姓提起他们的帝王,总会带上仁明这样的字眼。璋和帝得知后自是龙颜大悦,也因此继续鞭策自己,俨然已成了继大齐开国太祖之后的又一位广受盛赞的帝王。
故而听太子提出设立女医署的想法,璋和帝当即就从中嗅出了仁明二字,心中并不排斥。
只是听着听着,他不由得就想到了诸多往事,不觉就有些恍神。
他还记得,当初他登基不久,有穷苦百姓因无银看诊,一家几口生生耗死在了家中。先皇后听到那事甚是感慨,独自垂泪,他见了连忙关心,之后夫妻俩就那事聊了起来,先皇后叹道,若大齐能有个地方可以让穷苦百姓看诊,那该多好。
回到御书房后,他就召来了心腹大臣商议,随之很快就有了设立惠民药局的旨意。
时光荏苒,一眨眼多年过去,如今先皇后唯一的孩子就跟他母后当年一样,跟他提起了类似的想法,这怎能不让他感怀?
想起爱妻种种,璋和帝眼眶涩涩,待太子说完,想到惠民药局由太医院总管,他当即就召来了太医院院判了解了下惠民药局如今的运作情况,之后又把苏淡云给召进宫好好问了一番。
数日后,设立女医署的旨意就顺利颁发了下去。
跟当初惠民药局刚设立时一样,璋和帝决定先以京城的惠民药局作为试点,由苏淡云负责招募女医女使的工作,至于女医署的运作章程和女医女使的培训事宜,则由苏淡云和太医院一同协商订立。
圣旨一下,女医署便如火如荼地开始准备起来,而熙怡堂的白女医,就是苏淡云在给女医署招募女医时所认识的。
这白女医全名白锦如,京郊人士,比苏淡云小了一岁,是商贾之家的庶女。
其生母本是府中挺受宠的姨娘,结果在生了她后身子逐渐变得虚弱,后来还得了老是咳血的怪病,吃了许多药都不见好,很快就被折磨得脸黄肌瘦,常年缠绵病榻不起。姣好的容颜不再,宠爱也随之流逝,境况也变得愈发凄凉。
为了治好自己姨娘,白锦如开始悄悄学习医术,还私自拜了当地一个游医为师,经多年努力,终查出其母并非生病,而是中毒。在其生母临死前,她成功找到了嫡母给她生母下毒的证据,随之就将其嫡母告上了公堂。
嫡母下狱,恶有恶报,但她也同时被父亲赶出了府。父女关系断绝,师父亦过世数年,她无处可归,幸得庵堂收留,之后便以庵堂未嫁,并得了庵堂主持允准,开始在庵堂坐堂给女子看诊。
这事不久,她听闻京城设立女医署,正在招募女医,她赶紧前去报名,结果到时所需女医已经招满。她便申请报名去做女使,然苏淡云在考核她时,发现她医术不错,坐堂那是绰绰有余,做女使实在太过屈才。
两人闲聊,苏淡云了解到对方过往,佩服的同时也想到了自己以前,心中不免动容,随之就生出了招募对方到熙怡堂做女医的想法。
然熙怡堂之前曾有伙计是竞争对手派来,那人还偷偷在她做的药里下毒陷害,幸好她发现及时,这才避免了一场风波。有了这样的意外,苏淡云对招募新人进医馆是慎之又慎,故而并没当场告知白锦如自己想法,而是让其先回去等待消息。
将人打发走后,苏淡云就派人专门调查了对方,得知对方并未说谎,确定对方背景安全之后,她就亲自找到了庵堂,诚意聘请对方到熙怡堂做女医。
白锦如早就听闻了神医小娘子的光荣事迹,久仰其名,对其经手的病例更是如数家珍,一听能和神医小娘子在一处为女子看诊,她比能去女医署当女医还要激动,当即就跪地向小娘子磕头感激。
苏淡云甚是怜惜对方,忙将人扶起,当日就带着她回了熙怡堂,给其安排住处,还给她在一楼设了一个专属的屋子以作诊病之用。
白锦如自此就成了熙怡堂的女医,至今已经满了一年,期间她一有不懂的就去寻苏淡云虚心请教,苏淡云默默观察,看出她为人勤奋好学,也正值踏实,对医术的热爱意识发自内心,并难得地有几分天赋,故而渐渐就动了收其为徒的心思。
不过收徒并不是件能草率之事,苏淡云决定再观察一段时日,待时机成熟再行提出。
只是苏淡云虽尚未提出心中所想,却也因这想法而更用心教她,在前往女医署给女医们授课时亦会将其叫上同行。
此时苏淡云便跟白锦如一同在女医署中,就女医署女医们近期遇到的一些棘手病例进行讲解。
等程野赶到女医署时,两人刚好完成了今日授课,由女医署的女医送出惠民药局的大门。
程野一看见东家出来,连忙上前将情况禀明。
苏淡云听罢,神色不觉就凝重起来,二话不说就登上马车赶回了医馆,随即连茶都没能喝上一口就与那下人一同赶去了对方主家府上。
(http://shuyous.com/book/2435504-6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