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敌人想干的事,我必不能让他称心如意”这一条战争真理,足够让周正立刻行动起来,抓紧时间给博纳特和安提加这对抽象父子添堵的了。
除此以外,周正当然也还有其它方面的考虑。
比如说,这种“酋长大战博纳特”的戏码,如果能像燎原之火一般引发连锁效应,在博军驻扎区域内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地引发大规模武装暴动的话。
那就很可能让博军大规模挟持平民,用以充当人肉盾牌的计划泡汤,不说完全流产吧至少也得废大半的计划。
毕竟当安德罗的地面大军滚滚压过来的时候,你博军到底是顾得上抓屁民还是顾得上赶紧跑路,那这就是个非常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了。
一旦被安德罗部队团团包围,就算手头有平民人肉盾牌也会失去意义。
毕竟你博军现在挟持人肉盾牌的目的,是为了跑路过程中尽可能不挨打、少挨打,保全更多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抵达战役位置,这是第一优先级的大事。
可你要是都被包围跑不出去了,第一优先任务都完不成了,那挟持人肉盾牌在手还有个鸟用呢?
可以说,只要在博军两个野战集群的驻地,引发一定规模的武装暴动,不说给博军制造多少伤亡损失了,至少要让博军腾不出手来去抓平民、无法集中精力。
再辅以不断向前快速推进、包围而来的安德罗地面部队,向博军施加无法忽视的巨大压力。
那么周正就基本可以肯定地说,脑袋还不傻、拎得清轻重的博纳特,是必然会让自己的部队赶在被缠住包围、无法脱身前赶紧跑路的。
就算部队实际抵达战役目的地后的损失再大,那也好过被安德罗的部队分割包围、逐一击破,最终一个接一个地全军覆没。
这才是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最糟糕情况,没有之一。
要不是这酋长突然翻脸跟博军抄家伙干仗,周正可能还真想不到这辙,高低得夸一句“酋长同志的政治觉悟可真高”。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帮这酋长想办法先把安提加的部队击溃、守住防线,再想办法以点破面掀起大规模武装暴动,几乎是当下唯一可行的,能够有效应对博军大抓特抓人肉盾牌的方法。
深思熟虑一番的周正甚至推测,安提加之所以能如此大张旗鼓,开战即决战地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打仗,什么艾布兰战车、M113铝皮棺材通通压上,八成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是生怕这刚刚燃起的暴乱之火压不住,就像一颗火星子丢进了炸药桶。
本就对博军横征暴敛、野蛮兽行看不惯的其它当地组织和武装屁民们,一看好家伙你博军精锐连酋长武装都搞不定了,我以为你是泰罗结果你连泰森都不是是他妈泰迪,原来这么拉啊。
就冲这架势,也他妈一个个有样学样抄家伙造反的话。
那局面到时候可就真压不住了,再怎么把“凯撒指令”坚决执行到底也是要时间的,时间稍微拖得长点那可就不好说会发生什么事了。
毕竟安德罗又不是傻子,他肯定不会搬个板凳过来干看着嗑瓜子啊,必然是要趁机出手落井下石的。
脑袋还不傻,只是纯坏的安提加这才如临大敌地豁出去了,一出手就是重拳砸下、主力压上,下定决心要用最强力度、最快速度把这场暴动武装镇压下去。
只有这样才能给其他蠢蠢欲动、躁动不安的酋长和屁民们看看,胆敢反抗我博军是什么下场,想活命的话最好给我老实配合,让你干啥你就干啥,最终起到立竿见影的杀鸡儆猴作用。
思考时间虽短但确实考虑地相对周全,周正这才下达了“把邻近区域所有察打一体无人机都给我调过来”的命令,这已经是周正现有的打击手段里能够最快速反应的了。
对于周正的此番命令,同样意识到事态严重性的李正剑当然是认可的。
甚至觉得还可以再补充一下,用上些更强力的后手来更好地达成目的。
“司令员,还记得上次你从伊朗带回来的那批升级见证者吗?就是见证者-136自杀式无人机的升级版本,见证者-238。”
“我记得这种升级版的新式见证者,是专门针对地面高价值载具单位特攻的,有专门的反装甲战斗部和红外导引头,而且换装了新的喷气式发动机,机动性对比上一代型号大幅提升,时速突破每小时600公里。”
“我觉得,以其各方面性能综合来看,现在用它来快速支援战场,应对这突发状况,应当说是再合适不过的。”
的确,李正剑这分析就挺是在理儿。
现在,安提加派兵攻打酋长武装的主力,是由艾布拉姆斯和M113作为绝对的进攻核心兵器,而“升级版波斯飞天小摩托”见证者-238,就是为专打这样的进攻核心目标而生的。
至于打击精度那自然不用多说,红外引导头对于作战状态下、引擎温度拉满的装甲目标,有着极高的辨识能力,就和红外格斗弹咬住战斗机屁股不放是相同的原理,照准各种装甲目标热源明显的动力舱就一头扎下去了。
毁伤效果也是无需多言的,38公斤装药量的战斗部哪怕是聚能破甲,其爆炸的AOE伤害也绝对足以攻顶炸穿任何坦克穹甲掀飞炮塔了。
别说是艾布拉姆斯扛不住这一下,你把德国佬那188吨的鼠爷拉过来也顶不住,38公斤的战斗部攻顶打击对任何坦克来说都是绝对致命的。
再加上换装了喷气式发动机后,时速突破600公里,对比上一代螺旋桨动力的见证者-136有了大幅提升,正好贴合眼下尽快支援战场的时敏需求。
唯一的问题在于,周正手里的见证者-238,可还是一张从来没有投入过战场的底牌。
这就涉及到了信息差优势最大化利用的问题。
无论招式也好、武器也罢,第一次投入战场的时候都是有机会打出最可观效果的时候,用更接地气一点的话来形容就是“初见杀”,打的就是敌人的措手不及和一无所知。
把一张高价值的,将来可能打出更好效果的隐藏底牌,放在眼下这种看似不是那么重要的“小场面”去用,李正剑是担心周正可能下不了这个决心。
好在,深知当前事态严重性的周正几乎没做犹豫,仅仅只是稍加思索便当机立断。
“想用该用那就用吧,我手里的底牌还有的是,不过是一件小小的战术装备而已,没必要捂在手里等下崽。”
“最近的一组发射车就机动部署在基祖城内,这是我之前专门安排的,防的就是突况要用的时候结果位置不够前出,影响把握打击窗口。”
“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呵,也算好事。”
“具体怎么打怎么用,都交给你了,一口气把全部发射车载弹全打光也没关系,只要有必要的话,不用吝啬。”
就和上一代见证者-136一样,新一代的见证者-238凭借不大的体积,一样可以装载进标准集装箱或是厢式卡车中,实现车载机动部署与发射。
只一辆中型厢式货车的改装货厢内,便能以3X3布局搭载9架见证者-238。
而周正提前部署在基祖城内隐蔽站点的发射车,可是足足有9辆一个连队的标准配置,总共有81架见证者-238处于整装待发的隐蔽战备状态,完全足够进行一轮对敌旅一级主力装甲部队的打击行动了。
放在当下来说,就是即便安提加再怎么发疯,为了对付区区一支酋长武装、打一场村级械斗,而把整个装甲旅主力全部压上,那也没什么本质区别,照样会被这一波见证者-238的齐射打击直接包圆。
得到了周正的亲自授权,已经迫不及待要再立新功的李正剑,立刻以200%的状态全力投入到具体的协调指挥中去。
而另一边,由瓦格纳人员与退伍再就业的俄军老兵,所组成的见证者-238发射连,也在接到总参直接下达的最高等级作战命令后即刻出动。
“‘夜莺’呼叫‘塔山’,我们已抵达发射阵位,正在部署发射车,预计一分钟后完成发射准备。”
“收到,‘夜莺’。打击坐标已下行至你部,即刻装订诸元,完成发射任务后按B计划执行撤离转移,重复一遍。”
为自己起了“塔山”呼号的李正剑亲自出马,在作战指挥大厅内接入数据链与自动化指挥系统上阵指挥,通过中继无线电实时下达着最新指令。
而与此同时的另一边,基祖城外依托公路的野战发射阵位上,收到最终指示的发射连连长也手持无线电手台果断回道。
“‘夜莺’收到,重复一遍,即刻装订诸元,完成发射任务后按B计划执行撤离转移,完毕。”
虽然采用了末端红外制导,不过见证者-238在末端以前的制导,依然沿用了与见证者-136相同的卫星制导模式。
属于是先由卫星制导,将见证者-238导航至作战区域上空,再由红外引导头完成最终的末端制导,以实现对单个装甲目标的精确打击。
此等复合制导模式,也足见伊朗人从见证者-136到见证者-238上的技术进步性。
随着从数据链下行接收到的卫星定位坐标,被车载火控终端一键载入了全部9架待发的见证者-238,完成了发射前最后的诸元装订。
全部9辆由中型厢式货车改装来的发射车,此刻的厢体侧面已经接连升起打开,露出其中发射架上密集排列布置的自杀式无人机。
“各发射手注意!倒计时5秒!4、3、2、1——”
“点火!”
“发射!”
咻咻咻咻——
被瞬间点燃的起飞助推火箭从发射架上呼啸带出,喷气式发动机同步启动的见证者-238,很快便凭借自身动力输出进入爬升段,并抛掉已经耗尽燃料的起飞助推火箭直入长空。
遵循提前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严格执行的发射连连长,并未下令一口气齐射全弹,而是错开发射时间,以半分钟一组、每组9架、9车各射一弹的间隔,发射完全部9组的打击波次,以4分半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本次发射任务。
耗时是稍微长了点,但考虑到本次发射任务是在己方实控区内进行的,足够远离前方战场接触线,且敌人也非常缺乏对时敏性目标的快速察打手段,所以这4分半的任务耗时其实也算尚可。
任务完成后的发射连连长也是丝毫不拖泥带水,立刻按照参谋长的指示,命令全连发射车快速撤收、转入机动状态,按预案计划上公路撤离转移。
某种程度上,这和“海马斯”在己方实控区内的远程火力投射、打完就跑,依托铺装公路快速转移机动的作战模式很是相似。
这也算不得奇怪,毕竟见证者-238发射车本身的战术定位,就和“海马斯”是类似的。
二者均是轮式远程精确火力打击平台,只不过前者是民用车辆改造、后者是专门的军用战术卡车底盘,但本质上并无差别同为轮式车辆,自然有着相似的作战模式。
与见证者-238接连发射升空同时,同样是收到总参直接下达集结令的各前线察打一体无人机单位,也在向着与见证者-238相同的作战区域快速直飞而去。
另一边的博军控制区内战场上,眼看自己的部队就要突破敌外围防御阵地的安提加,此刻已经亲临前线,正志得意满地手举望远镜观察战场、嘴角上扬。
“很好!打得不错!就这样打,猛打!再加强一些火力,给我把这该死的小村子从地图上彻底抹去!”
一听安提加如此下令,紧跟在其身旁陪同视察的参谋长不敢怠慢,立马把刚接到的下级部队汇报信息脱口而出。
“旅长,两分钟前刚刚接到报告,旅属炮营刚刚抵达阵位,火炮和弹药车正在展开,预计将在五分钟内展开首轮炮击,一定能把这村子彻底炸平。”
(http://shuyous.com/book/2490787-9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