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目标达成了一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4章 目标达成了一致

 

第344章 目标达成了一致

按照掌馨工坊创始人,馆长尹德芳原来的打算或者构想,他要把自己创立的掌馨工坊,打造成一个百年银器制作工坊,一个百年银器老店。

并且让掌馨工坊,成为这座城市的金字招牌和骄傲,以及这座城市五金器具制作——非遗技术传承最好,银器制作水平最高的艺术殿堂。

这个目标切实而具体,也符合掌馨工坊的定位和大国银匠尹德芳内心的定位。

他想让来这座城市的每一个游客和本市的每一个市民,路过掌馨工坊这个银器制作的高地的时候,他们情不自禁地,忍不住停下脚步来。

这些人,和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拿出照相机或者手机,和掌馨工坊拍一个照片或者合影。

然后开心地发一个朋友圈,表达自己和一座城市不是地标的地标的银器艺术馆合影留念了。或者把自己的影像留在自家的相册里,电脑里,U盘里,以此作为恒久的纪念。

掌馨工坊,这是一座城市的非遗技术传承的地标和银器制作工艺的高地,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更是一个国家历史文明的图腾。

尹德芳,这位大国银匠,他学习银器制作,传承非遗文化和技术。

随着各种阅历的增加,认识的提升,社会活动社会事务的广泛参与。

他特别想制作更精美的银器艺术品,向这座拥有数千年五金制作历史的五金城市致敬,向这个伟大而和平繁、盛如斯的时代致敬。

以及向他的已经故去的爷爷和老爹致敬,希望他们在九泉之下有知,也让他们也为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尹德芳,这个憨憨的大块头汉子,一米八高的大个子,标准国字脸的大男人,他28岁辞去公职,就是为了这么一天早日到来。

虽然等到了这辉煌的一天,他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敲敲打打各种工艺银器。

这二十年里,他吃尽了各种苦头,手变得非常粗糙,腰酸背痛,忍受着各种孤独和寂寞,忍受着这个外部世界的各种纷扰、嘈杂和诱惑。

从二十八到四十八,这二十年里,他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银器制作,奉献给了艺术,奉献给了这座生他养他的这座城市,奉献给了这片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热土。

他简直就像一头默默无闻的老水牛,扛着犁耙,在自己的田地里坚韧地、辛勤地耕耘。

他一个人,朴实无华,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不变的是他的初心。在掌馨工坊操作间那个角落里,那个小凳子上,他一遍又一遍耕耘属于自己内心的那一片自留地。

原先内心一片荒芜的尹德芳,现在在掌馨工坊的操作间,竟然敲打出一片新的桃花源来,这真是一个奇迹!连尹德芳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天一亮,他就开始工作,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待在掌馨工坊里,他无怨无悔,乐此不疲。

如果不是在敲打银器,就是在耐心细心地教导自己的银匠学徒,给他们讲授文化课或者讲授银器制作技艺。他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授自己所有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教授最核心的非遗传承技艺。

他每天都那么执着和勤奋地敲打银器,精益求精地制作他心中想要的工艺银器作品。他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徒弟们,要把每一件银器制作成精品。做好每一件银器,把每一件银器当成此生最后一件银器来制作。

尹德芳,这位大国银匠,他每天都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迈进,从来没有懈怠过。他称得上近代史最勤奋、最会动脑子的大国银匠。

他也不枉此生学习银器制作和非遗传承,成为大国银匠,成为这座城市五金制作的骄傲和象征,这是他毕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与此同时,掌馨工坊还要成为本地区的五金器具制造金名片,让掌馨工坊成为培养银匠师傅的摇篮。

他要让掌馨工坊打造更多的精品银器,银壶,银杯和银器工艺品。

尹德芳这个定位,没有任何毛病。并非他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因为,他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人,他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他基本上走一步看一步。根据掌馨工坊每年的进账,开支之后账上的剩余来办事。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开支太多,这些年,基本上没有啥剩余,欠债倒是不少。掌馨工坊,其实濒临倒闭的边缘。如果再不卖掉一些银器,再筹集一些资金,估计掌馨工坊难以为继。

并非尹德芳没有开拓市场的能力,因为他和其他银匠师傅一样,也要坐在掌馨工坊的操作间,一天多达十几个小时的敲敲打打,设计图案和纹饰。

即使掌馨工坊的银器作品再好,别人不知道,没有进入市场销售,一切等于零。他没有时间为自己的银器作品推广,他也没有计划让他工坊的作品广而告之。

来他作坊定做银壶,银杯和银器工艺品的,基本上都是熟人介绍来的。尽管是熟人介绍来的,不管对方如何讨价还价,尹德芳在银器产品的价格上,他从来不愿意让步。

因为,他相信自己银器的艺术价值摆在那里,你爱要不要。一件银器的艺术价格,是对银匠师傅最基本的尊重。

只要比他爷爷辈和父亲辈成功就可以了,而且他正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小目标。至于更大的目标,还需要更加努力。

然后他和艺术总监福松涛准备带更多的银匠徒弟,传承一片造非遗技术,錾花技艺,镂空雕刻技艺,让银器制作后继有人。

而掌馨工坊艺术总监福松涛,他的发展思路和定位,远远超出了馆长尹德芳。

他想要发展更多的掌馨工坊分店,教授更多的银匠学徒。

然后才能筹集更多的资金,打造一个金碧辉煌的银器艺术博物馆。并且要把这个银器艺术博物馆,要建成全国最大的,乃至世界最大的银器艺术博物馆。

这个梦想确实非常伟大,这个目标非常宏大,远大。但是难以实现,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随着馆长尹德芳和艺术总监福松涛交流增多,福松涛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野心家。

尹德芳听了福松涛的构想和设想,他也非常赞成这个名校毕业的艺术高材生的目标设定。不过,掌馨工坊暂时离这个目标非常遥远。

但是,他们的目标渐渐达成一致。

以后,他们要修建一座超大的银器艺术博物馆,里面展陈全世界的银器艺术精品,免费供全世界的银器爱好者和游客观览。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银器制作的辉煌历史,制作银器的精湛技艺,展示世界上最典雅、精致、精美的银器艺术品。

而且要把“掌馨工坊”这块牌子,做出全世界知名的银器作坊牌子。

这是一条极其艰难的路,是一条工艺银器走出国门开疆拓土的路,也是一条大国灿烂文化艺术输出的路。

在尹德芳和福松涛两位大国银匠之前,没有人开过这样的先河。


    (http://shuyous.com/book/2867639-3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