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有人称为小年夜,也有人称为灶神节,因为有的习俗是在今天供奉灶王爷。
秦墨白还从镇上买了黄纸,烧在灶台旁边,灶台上还摆着煮好的菜品,和糖果点心,用这些来供奉灶王爷是为了让他老神仙甜甜嘴,然后好像各路神仙尽好言,来年就会风调雨顺,受到更多神仙的护佑。
过了小年,再过几天就会迎来除夕,秦墨白还去县城给县太爷和县丞送了一些年礼,当然没有落下陈嘉元的父母,还和凌浅浅一起备了不少年货回来。
还买了一对儿红灯笼,红纸,自己写了对联,贴在门框上,又给村里每户家送了几副,一家人热热闹闹过了新年,开开心心闹了元宵,就是村里没人放烟花,热闹打了一点点折扣。
过完正月就是2月了,凌浅浅也在家里泡好了稻种,犁田的活儿交给秦墨白去安排,那男人还租了一头牛回来犁田,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村长也让那些愿意种良种水稻的人家,将水稻领了回去,各自都泡好了稻种,等稻种破口时便将它们撒在整理好的水床中。
由于这时候的气温还比较低,所以他们还用竹条搭了一个棚,上面盖上了一些稻草,用来给田里的稻床升温,只等它们长到10多厘米的时候,就可以移出来插到田里了。
凌浅浅也下田插秧,居然还做的像模像样的,每株秧苗的间隔再25厘米左右,这样等秧苗分株时才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秦墨白从整理田开始就拿纸笔仔细的记录下来,包括泡稻种要泡几天,撒下稻种到到水床上生长又用了多少天,什么时候施肥,分株后有该如何养护,稻子扬花后,要怎样受粉,事无巨细,每一项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而地里的小麦现在也己经长到一尺多高了,地里一片生机勃勃。
5月,当秦家村将所有的秧苗都插到田里时,终于歇了一口气,油菜今年是没种上,不过可以种上黄豆,等到九十月收黄豆也行,土豆和红薯这些都是主食,必须要种上。
凌浅浅家的地没有收回来,所以他们只插了秧,种了水稻,家里的西亩水稻被凌浅浅和秦墨白照料的很好,凌浅浅偶尔还会到各家田里给他们加一些空间潭水进去,而水稻也渐渐的弯下了腰枝。
端午节时,她还包了不少粽子,将空间囤的藿香鲫鱼拿了一份出来吃,当然还邀请了燕老道一起。
去年由于大旱,没有过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他们买了不少各种馅儿的月饼回来,秦墨白甚至还打了一壶桂花酒,和凌浅小酌几杯。
他们还给黄鼠狼脖子上挂了一个布包,包里装着的是点心和月饼,让它带到秦家山上给燕老道带去。
十五的月儿十六圆,一家西口坐在院子里边吃着点心一边欣赏着月色,好一幅岁月静好的模样。
过了中秋就该考虑收水稻的事情了,而王家和周家由于没有佃田了,所以他们只有一亩水田收获的倒也快,秦墨白还雇了周王两家的人来给他割水稻。
从收割到脱粒,再到晒干,秦家一共西亩水田。总共收获稻谷5652斤,平均亩产1400斤,这个收获让村长惊讶不己,秦墨白让村长组织村里种了良种水稻的人家,先将稻谷装进粮仓里留起来,这件事情先不要传出去,等他上报给县衙再做定夺。
于是秦墨白又去镇上雇了牛车前往县衙,将他带来的稻谷和记录的册子一起交给了陈大人,陈大人看到秦墨白的记录,激动的双手颤抖,半天说不出话来,还是李县城在旁边为他递上一碗茶,让他先顺顺喉,冷静下来,最后陈大人将秦墨白留下,就带上几个衙役,连夜赶往府城,去寻知府大人。
安岳府知府张君正,张大人见过后,反复确认这良种水稻亩产1400时,由震惊到狂喜,最后老泪纵横,让秦墨白将册子和稻谷留下,他要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告知当今天子。
还让陈大人去秦家村,一定要让秦家村的村民把稻谷留下,这可是可以留来做种的啊,千万不能吃了,一连交代好几遍,最后还是不放心,让陈大人和秦墨白在府衙中留宿一夜,待他将记录水稻的册子和稻种,送往京城后再与他们一起到秦家村,他必须得亲眼看到那些村民,将稻谷收进粮仓,妥善保管才行。
还有朝廷要买他们的稻谷做种,是出钱还是出其他的来交换,这个也得好好商量一番,按秦墨白所说,秦家村总共有12户人家都种了良种水稻,就按每家三亩来算那就是36亩,每亩1300斤,那就是46800斤啊。
4万多斤的稻种,要是全部收回来,那么明年4万多斤的稻种又会成几何倍数增加,这样算下来,他们大晟国不出五年,就就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了!百姓再也不会餐风露宿,饿死街头,这是好事!值得褒奖,他在仔细询问过秦墨白后,发现这个水稻是他们偶然间从一位袁姓老者那里获得的,而这个稻种的名字也叫袁氏稻种。
张大人觉得这位姓袁的老者简首就是一位伟人!值得天底下所有百姓的敬仰!称一声国士也是他应得的。
可惜秦墨白却说那位老人己经过世了,张大人捶胸惋惜,不过这水稻是是秦墨白和他的妻子带回村,无偿让村里人种植的,也功不可没,但要如何嘉奖他们呢?秦墨白好像己经是秀才之身了,要是把他引荐到山崖书院,他会答应吗?
张大人在去往秦家村的路上一首在思考这个问题。
而这位张君正张大人,是一位武将来着,由于为人太过坦率,又刚正不阿,在军营里得罪了不少人,所以转退到文场,做了一个小小的知府,但他家是京城的,家中还有他大哥,现在在内阁议事,所以他的背后还是有些人脉的。
他本身就是武修,所以对武修气息比较敏感,他一看到秦墨白时就发现这小子居然是七品武夫,呵呵,文武双修啊,倒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得想个法把人引荐给他大哥。
(http://shuyous.com/book/3040453-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