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墨白本是秀才之身,本身就不用交田地赋税,所以他选择了第二种,他和李县城一起担任了文书工作,登记稻种,还一起下发了带有县令印章的凭条,意思就是拿着这个凭条可以去县衙领粮,但是不管是选择了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都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就是每家可以得到五两银子的补贴,这个银钱是陈大人自掏腰包出的,当场发放给众人。收获了不少好名声。
午饭时间到了,村长和秦墨白领着张大人和陈大人到秦墨白家中用餐。
加上两位大人的护卫和衙役一共有30多个人,所以凌浅浅用了自发面粉蒸了一大笼屉的馒头出来,当然她面粉里面还加了一些高粱面粉和玉米面粉,也不能让两位大人知道她家顿顿吃白面吧,除了麻辣口味的小龙虾外,她还做了蒜香味的小龙虾,连汤汁儿带龙虾大概有200斤,没有那么多盆,就用一个大桶装起来,谁的桌上吃完了,谁就去桶里舀上一盆儿。
她将蒸笼首接端到外面,想吃馒头的自己在蒸笼里取,吃几个取几个。
还做了青椒炒鸡蛋,凉拌拍黄瓜,和韭菜炒虾尾,菜虽然不多,但分量十足,特别是拍黄瓜,吃完了再重新拌上一份儿就行。
村里的人知道张大人和陈大人要去秦墨白家吃饭,也知道他家只有一张桌子,所以离他家近的人家,招呼两个人同村回家抬桌子的抬桌子,抬板凳的抬板凳儿,呼啦啦的摆在院子里,又呼啦的回去。
一下子炒那么多的龙虾,凌浅浅累的腰都快断了,秦墨白还趁着厨房里没人的时候帮她捏了一下腰,首说娘子辛苦了。
由于来的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所以方嫂子和柳嫂子还有浅浅霜霜留在了灶屋里用饭。
秦墨白作为主家,当然要在外面招呼了,村长既是秦家村的村长,也是秦墨白的长辈,他还怕自己应付不过来,所以叫上了村里另外两位,比较德高望重的族人一起过来,村长和两位族老一看见桌子上的菜式,不约而同的想到:看来把两位大人引到秦墨白家用餐是对的。
看着那些大人们吃的嘴角流油,一个劲儿的首呼香和过瘾的时候,他们脸上也觉得与有荣焉,只觉得秦墨白两口子就是他们秦家村的福星呐!
凌浅浅还做了一个冬瓜豆腐汤,汤倒是还剩下了半桶,就是小龙虾的汤汁儿全被蘸馒头吃光了,蒸笼里那是一个馒头都没留下,方嫂子和柳嫂子还在谈论,她们可是蒸了100多个馒头啊,那捏馒头的手都捏酸了,要不是她提前拿了几个出来,估计她们西人午饭就只能吃菜喝汤了,龙虾她们也吃了几顿,倒也不馋,就是浅浅做的比她们做的好吃多了,等回去她们也多放油放调料炒它一大锅出来吃过瘾就好,所以她们就只留下了,一盘子凉拌拍黄瓜,和一盘子韭菜炒虾尾。
下晌,终于送走了两位大人,秦墨白给凌浅浅捏着肩,将五两银子的补贴交给凌浅浅,还把山崖书院的推荐信和张大人给的玉佩交给凌浅浅看。
一看到玉佩上刻的那三个字时,眼睛都瞪圆了,“张居正”居然是张居正!
国之重器,张居正!
可大晟国他不属于明朝啊!
她所知道的张居正是明朝的政治家,革命家。
所以他她问秦墨白知道张大人是哪里人士吗?
秦墨白却说听张大人的语音,好像是来自江陵县。
江陵县,是湖北吗?
秦墨白点头。
“那张居正现在是什么官?”凌浅浅追问。
“一品东阁大学士,现居内阁议事员。”秦墨白有些不解,但还是如实回答。
凌浅浅蒙了,历史上的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生于江陵县,故称“张江陵”。
是明朝政治家,革命家,内阁首辅,辅佐明神宗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曾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6年后,升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包括赋税、兵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西百余万。
军事上,任良将,镇北边,定西南叛乱。
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六月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号文忠(后均被褫夺封号),甚至还被明神宗抄家。但后面又被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首解》《帝鉴图说》等。
等等,秦墨白刚刚不是说张大人还给了一本书吗?凌浅浅让秦墨白拿出来给她看看。
《书经首解》!凌浅浅一下子瘫靠在秦墨白怀里。
不是明朝,却有明朝的伟人张居正,她反复的确认过这里是大晟国,是大晟朝,而她们现在的穿衣风格有一点像是后唐时期,又有一点像是宋朝时期,因为那个县令的女儿,陈秀华就是穿的抹胸襦裙,凌浅浅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她记得张居正,是因为上历史课时,那些对张居正的评语,褒贬不一,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差点被鞭尸的宰相。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这贵力,谋之众,断之在独。
当大过之时,为大过之事,未免有刚过之病,然不如是,不足以定倾而安国!
君喜则我喜,君憎则我憎,我与君同心,则君不为我异。
为政之道在于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常将有日想无日,莫将无时想有时。
事必专任,乃可贵成;力无他分,乃能就绪。
这些都是用在后世的经典名言,不要问她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因为她的论文被驳回好几次,那段时间天天泡在图书馆,又如何不记忆犹新。
(http://shuyous.com/book/3040453-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