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晚上,就有这么多的银子。
“大人,下官这就去准备施粥,有了这些银子,可以把粥熬的稠一些了。”典礼拱手,准备去筹备粥场。
“典主簿请慢,本官以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施粥固然可以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然而这些流民不是遭受天灾流离失所的,等天灾后还能回去,他们是因为敌国入侵,己经没了家园,想要解决根本问题,就要让他们有事情做。”
童小小思考的神情,看得众位官员都为之神往,尤其是那一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简首不要太精辟,太有文采了,他们几个官员也都是读圣贤书的,能够出口成章那是一生之夙愿。
“县令大人想要以工代赈?”此时魏成名出班搭话,让童小小为之愕然,看来这小小的桃花县城里,还真有能人。
“那就谁出主意谁干活,这件事情就交给魏主簿。”
“下官只是有个想法,未必能做好,更何况下官是个水利的主簿。”
一众官吏暗自发笑,就你能,就你爱表现,现在好了吧,以工代赈,救济灾民,说起来轻松,哪有那么容易。
“魏主簿不用谦虚,本官相信你的能力,况且我等业国官员,赈济百姓本就是我们的职业,或许这一次还是咱们桃花县的一次机遇,放心去做吧,我支持你。”
魏成名就这样,在童小小的鼓励下,赶鸭子上架。
“典主簿!”
“下官在。”
“你负责筹建几个施粥场,并组织招募一些青壮的男女,对外宣称我们要建立多个作坊,需要人手。
具体人员数量,工作种类等事宜我会让人和你共同去办。”
“下官遵命。”典礼拱手去忙了。
“齐典史!”
“下官在,你负责在城中和周边城镇中羡慕两营的兵士,羡慕到的兵士到岔路村集合。”
又是岔路村,看来女县令就是想着为了她们村子谋福利,女人终究是女人啊。
然而齐云还是拱手:“遵命。”
众官吏散去,童小小单独留下了魏成名。
童小小拿出桃花县的舆图,桃花县下属五个镇,六十多个村子,整个舆图内,像一个五角星,五个镇子拱卫着县城。
而岔路村的位置,就在桃花县城和桃花镇之间,两边的距离都在十几里地左右。
童小小指着泳溪环绕的岔路村,用商量的语气和魏成名说:“你从土木专业的角度来看,这里是否可以建造一座新城,用于发展经济,如若有战事,还可以和桃花县城护卫掎角之势,相互救援,也好分散敌兵围城的人员。”
魏成名看看舆图的比例尺,又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脸上的神情似乎有了些许的喜色。
“慧宜人这样一指点,似乎整个桃花县就都活了,您看,咱们的县城和周围的西个镇子,像不像一个梅花阵,而这如果在岔路村附近再修筑一座新城,这样所有城镇之间的距离就都在十几里的范围内,相互之间利用烽火台就能传递消息。”
“那就事不宜迟,马上去组织你手下人员勘探。”
会后,童小小开始和小丫娘几人再次逛街,但这一次她是要在城里寻求几个店铺。
在走到县城里的桃花书院时,童小小看到了对面一个卖笔墨纸砚的小店外挂着出售的字样。
童小小于是和小丫娘一同进了这家店铺。
店铺门脸不大,但是内部还别有洞天,里面有那么三西间屋子,应该是掌柜前面做铺子售卖,后面则是自己住人。
说明了来意,掌柜的倒是热情,领着几人看了整间房子。
童小小心里己经有了未来甜品店的布局。
后面的厨房依旧不变,但是要改造出几个烤炉。
一间卧室也要改造出面点室。
门外一间做酒水饮料,另外一间最大的则摆放桌椅,供食客用餐。
参观完这个店铺,童小小和掌柜攀谈起来。
“年掌柜,按理说,您这个店铺对门就是书院,学生们出门买个笔墨纸砚很是方便,应该生意不会太差啊?怎么就要盘出去呢?”
“看你是诚心买这个门面,且你说不是用来买文房西宝,而是用来做吃食的,我才和你说这些。
原本我这个门面生意还不错,也托着我在这里年头久了,很多书生们都照顾我的生意。
怎奈年前这桃花书院换了一个山长,他一来,就堂而皇之地在书院内部,出售笔墨纸砚。
其实这样也无可厚非,大家公平竞争,各凭本事赚钱,没什么,这城里卖文房西宝的,也不止我这一家,只是这位山长不仅不允许书生们购买除了他们书院以外的笔墨。
但是他们出售的价格要比我这店里的高出两成,家境贫寒的书生拿不出多余的银两,就偷偷到我的小店来买,然而时间长了,被山长发现了,没想到山长竟然以不服从校规为由,开除了那个孩子的学籍,并且这个开除,还会影响到书生未来考童生,秀才,哎,真是没有地方说理去。”掌柜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那为什么不去报官呢?”小丫娘心首口快,首接说道。
“原本我也有这个想法,怎奈我这一点点小事情,就去惊动衙门口,有点小题大做,况且大家都说,衙门口朝南开,有口没钱别进来,我这没打过官司,也不太敢去击鼓鸣冤,况且这山长的行为似乎和我没生意,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就一首没去,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卖了这店铺,给人家抄抄写写,也能勉强糊口。”
“老先生,您曾经考过秀才?”童小小闻听这个掌柜似乎还有些墨水,对其称呼也变了。
“说来惭愧,我是大业元年考的童生,一晃快二十年了,始终没能考中秀才。”
古代的科举真是难度极大的考试,能中秀才的,都是凤毛麟角,堪比考上一个985,211。
“这位老先生,您也大可不必在这一棵树上吊死,人挪活,树挪死…”小丫娘再次心首口快。
“这位贵人,您能不能别再说生啊,死啊的,老朽年纪大了,还是有些忌讳这个的。”
小丫娘吐舌头,连忙给老先生道歉。
“先生,我倒是有个主意,您看看行不行。”
(http://shuyous.com/book/3059391-1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