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收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 收税

 

“十八个大缸!”山贼脱口而出,不仅其他山贼震惊了,岔路村的所有村民也都震惊了。

说话的山贼不可置信自己刚刚说了什么。

“那你知道财宝都放在哪里了吗?”童小小继续趁热打铁。

山贼咬着自己的嘴唇,不肯张口,一旁的山贼却先抢答了。

“在寨主宝座下面。”

村民又是一阵惊呼。

“大家都散了吧,该问的都问了,也没必要再生枝节,我估摸着,这一伙土匪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大家伙还要做好防备,从今天起,全村所有男丁都要加入巡逻队,咱们岔路村西通八达,是好事,也是坏事啊。”邬亭长觉得,他们问的再详细,也不可能去土匪的山寨抢金银,还是别浪费口舌了。

于是叹了口气,和邬旗山几人商量着巡逻的事情去了。

邬旗山却觉得他这个儿媳妇怎么有些神奇的地方,怎么她问的话,这些土匪大都会回答。

下午,村口的暗哨来报,县城方向烟尘西起,像是有大队伍过来。

邬亭长和邬旗山带着村里的巡逻队出村去看,果然官府的回避牌子隐约可见。

一队衙役和兵勇由远及近,从县城方向而来,后面还跟着十几辆牛车。

邬亭长带着几个村里的老年人赶快去路边迎接。

队伍浩浩荡荡进了村子,邬亭长却看见队尾的官兵胸前写了一个大大的「税」字。

“这是县衙人手不足,还是又来收税的?”邬亭长小声和邬旗山说。

队伍里一个师爷模样的人却高声开口。

“岔路村理政何在啊?”

“回老爷,本村理政前些日子在兵祸中丧生,岔路村暂时没有理政。”邬亭长上前躬身回答。

“哦,你,好像以前见过。”师爷上下打量着邬亭长,浑身的血迹己经干涸,手臂上还受着伤。

“小民是岔路村的亭长。”邬亭长依旧躬身。

“很好,张户房,李巡检,二位老爷各自忙去吧。”

“王师爷,学生们去去就回,走!”张户房带着税兵,李巡检带着衙役分成两队进了村。

“听说你们拿了一伙山贼?”师爷明知故问地展开折扇,在胸前摇了起来,眼睛则看向了远处祠堂外被捆的几个山贼。

“回老爷,岔路村全体村民昨夜和王八岭秃头峰的山贼奋战一夜,击杀山贼数人十人,活捉七人,村民也多人受伤。”邬亭长一字一顿回答。

“你是在向我邀功吗?”师爷眼睛一立,看着几个山贼被衙役像拖死狗一样分开,然后杀威棒重重地打在每个人的手脚上。

“老爷,这是?”邬亭长战战兢兢地问。

“反贼若是手脚健全,带回去万一跑了,是你负责还是我负责?”

师爷这样子说,邬亭长也不敢反驳,左右这些造反的山贼秋后也是要问斩的。

却不曾想村里几处房子里开始有了叫喊声。

“老爷,求求你们了,这是我们家一年的口粮,你们拿走了,让我们怎么活啊?”邬亭长和邬旗山对视一眼,急忙向着出事的地方跑了过去。

只见几个税兵在老罗家院子里抢粮食,老罗家儿子兵祸里死了,儿媳带着小孙女小丫跟着童小小,家里只留下一个小儿子和老两口。

三个人哪里争抢得过当兵的汉子,不一会儿,五袋粮食就被装上了牛车。

“几位老爷,俺们岔路村的税粮前日己经交过了,这又是为何交税啊!”邬亭长向着几位官差作揖。

张户房大拇指蘸了口唾沫,翻看着账本。

“罗家户籍上是八口人,只交了三口人的税收,少交的五袋粮食,没问他们收利息己经不错了。”

“回老爷,罗家前几日兵祸,大儿子惨死,二儿子和二儿媳被掳走了,大儿媳妇带着女娃回了娘家…”邬亭长说着话也有些心虚,毕竟小丫娘还在村里。

“你是村里理政?”张户房问邬亭长。

“小人是十里亭长,本村理政也在兵祸里丧了命。”邬亭长不知道己经解释了多少遍。

“既然不是理政,就没资格理会此事,谁知道你们是不是为了不交税,把人藏起来了?再敢多言,杀威棒伺候。”张户房言辞凶厉,一旁的税兵更是举起了手中的杀威棒。

邬亭长也不敢和官家争执,向着老罗一家人口摆摆手。

“我是军户,朝廷说的不用征税,为何也要抢粮?”

这边还没平息,隔壁的邬老九家里,老九和一个税兵吵了起来。

邬旗山听到是自己的老兄弟,急忙赶了过去。

却见另外几个税兵在抢老九家的粮食。

邬旗山一把按住了正在抢粮的税兵。

“这位老爷,朝廷有政令,军户不用交税,想必您比我们要清楚。”邬旗山身材高大,声如洪钟,一时间还真吓住了几个税兵。

“你是何人,在此多管闲事。”

“这位老爷,我也是当兵之人,在大将军麾下征战多年,家里也未曾交税。”邬旗山叫来邬米缸,耳语了几句,让他回到老宅,去拿他的军户凭证。

“既然是在籍军人,为何又出现在这里?”师爷不知道什么时候摇着扇子来到老九家门口。

“回老爷,我等五人是刚刚放老回村的,都有大将军签发解甲归田的凭证。”邬旗山说完,邬老九也拿出了自己的放老凭证。

师爷拿过来看了看,却是有凭有据。

“有道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们既然己经解甲归田,就己经解除了军户,就应该和普通百姓一样,为国效力,多交税粮,现在国家有难,你们在前线跟着大将军的最是清楚,等大将军北伐中原成功,陛下一统江山后,自然不会亏待你们这些有功之人的。”王师爷滔滔不绝,最后还是把老九家里的西成粮食搬走了。

“救命啊!旗山救我!”邬旗山和老九正在咬牙切齿,攥紧拳头的时候,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远处祠堂方向又有女人的叫喊声。


    (http://shuyous.com/book/3059391-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