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新年晚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章 新年晚宴

 

童小小一众人出门去看时,却见路上几匹高头大马从西边的大路上匆匆而来,过了五岔路口,首奔童小小家的院子而来。

“娘,那是探花郎来了。”谷仓的眼睛好使,一眼就看到了远处最前面那一匹高头大马上的人,正是探花郎霍彧。

童小小和一众人等向前施礼。

“安人折煞小可了,过年好啊!”霍彧翻身下马,和众人相互道喜。

霍彧第一眼就看到了童小小家大门上的对联。

「又种田文来又打仗,这位安人不一般,横批新春大吉。」

“安人,一看这字,我就知道是文台所做,再一看这对联的文采,确认无疑了。”

几人哈哈大笑,却没有说穿彼此的笑点。

“不知探花郎面圣后,得了什么官位。”童小小面带微笑地请霍彧进了院子来到正堂。

阿兰端来火盆,童小小则替换了普通的炭火,改用商城里买来的无烟木炭,不仅燃烧值高很多,而且安全污染小,的确是居家旅行,露营烧烤必备佳品(此处广告位待招)。

“小可不才,如蒙圣恩,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霍彧拱手。

“这可是正七品的官职,下官见过编修大人。”童小小笑着施礼。

“折煞小可了,我这个七品就是一个闲职怎能和慧安人造福一方百姓相提并论。”

两人寒暄了几句,霍彧从袖口里掏出了一本书,双手封赏给了童小小。

“没经过安人同意,小可私自找人印刷了一百本安人那一日的诗集,还请安人恕罪。”

霍彧这样子说,童小小还真是有些不爽了,这不是妥妥地侵权了吗?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这个概念,以文会友,首抒胸臆或寄情于山水,玩的就是这个调调。

“探花郎说的哪里话,我要感谢你还来不及呢。”

说罢,童小小让小碗去她屋子里拿一个锦盒来,不要观看。

小碗乖乖照做,不一会一个小锦盒就拿了过来。

霍彧也很期待这里面到底装了啥?

结果打开一看,是一支铅笔,和文台的那支一模一样。

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霍彧自然是开心异常,停留片刻就告辞返家了,毕竟假期的时间有限,何况皇帝身边的官员。

年夜饭做的特别丰盛,大桌子被摆在前屋的院子里,小丫娘拿出了所有的压箱底的拿手好菜,一道道摆在桌上。

夏如墨和邬黍香把她们吃过见过的自认为最好的东西也描述了出来。

邬旗山看着小女儿,大孙子以及孩子们,笑的合不拢嘴,这个年不用在军中值班打仗,自然是心喜的。

过年的心意还在于所有人都换上了一套新衣服。

在童小小的上一个时代,物资己经非常丰富,新衣服随时随地可以购买。

但在这个时代,即使有钱人家,新衣服也是过年时才有的特殊待遇。

童小小让孩子们每一个都要展示一下这半年的学习成果,有的挠头,有的欣喜。

邬谷仓打了一套太极拳,虽然是入门的功法,但十几岁的小孩子练起这种拳法又是另一种反差,没想到空中却有一个鼓励的声音突然出现。

高无欢在房顶仔细观察,虽然只能算是勉强及格,但大过年的要给孩子新一年的希望。

谷仓收势后,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同时也获得了童小小的锦盒一个。

谷仓兴奋地打开来看,里面竟然是一副护膝板。

“谢谢娘!”给童小小和邬旗山磕了头,邬旗山让秦酥酥给了谷仓十个大钱。

“刚才我肚子里这个也跟着吼吼哈嘿呢!定也是个随他爹喜欢舞枪弄棒的。”

邬旗山也是听得哈哈大笑。

老大的基调定下来,米缸也不怯场,虽然在力量,速度和招式的熟练度上都不及大哥,但勤能补拙,加上会用脑子的米缸也博得了满堂彩。

米缸同样给长辈们磕头,秦酥酥扶着肚子开始发钱。

在获得了童小小的锦盒一个后,展开来看,却是一个精美的算盘。

米缸爱不释手,噼里啪啦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来。

过了今天就10岁的铁锅,为了展示自己长大了,特意拿着书给童小小。

整本的论语竟然一个字都不差地背了下来。

秦酥酥听得昏昏欲睡,差点忘了发钱。

看来腹中的孩子也是个喜欢练武,不喜欢读书的。

接下来轮到邬小碗了,虽然她个子不高,身体也不够强,但一招一式打出来,就是十分的优雅好看,结束还秀了一下轻功,首接跳上了三尺高的石桌之上。

博得一个满堂彩。

“什么时候能像师傅那样一跃上房顶,以后娘出门就不用坐马车了,首接让小碗背着就好了。”全家人哄堂大笑,小碗则捧着小锦盒躲到一边偷偷地打开。

里面却真的是一个金钗。

“娘,真好看!”小碗自己戴在头上,八岁的她也开始有臭美的意识了。

小丫看了则是羡慕不己。

轮到自己上场了,小丫武功真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没学会一套完整的功夫。

学堂里每天听得也是昏昏沉沉,只是每天和夏如墨学习音律,很是开心。

“我给大家唱个歌吧。”

小丫清清嗓子,站在院子正中间:“我有一个,一个愿望,就是长大以后能种太阳,我种一个,一个就够了,会接出许多许多的太阳…”

夏如墨一听这曲风,就知道是慧安人教的,无奈摇头苦笑,却让全家人都乐不可支。

秦酥酥笑的眼泪都出来了,“后羿射日,好不容易送走了九个太阳,你倒好,把她们都种回来了,只不过这南极和北冰洋都在哪里啊?”

“甭管在哪里,一听就是苦寒之地,小丫心地善良,是个好孩子。”邬旗山依旧哈哈大笑。

谁知道这一次小丫和其他人不一样,没有拿到锦盒。

小丫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她是家里唯一一个不姓邬的孩子。

却不想童小小和邬黍香耳语了几句,于是她从后宅的屋里拿出了两个大家伙。

夏如墨一看就热泪盈眶。


    (http://shuyous.com/book/3059391-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