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一番商议,也没商议出个所以然,最后只能得出,朱允熥手中之物,应该是火器。
但火器种类太多,几人无从分辨,最后由方孝孺提出,寻找外援!
他们找的外援,名叫黄福,乃是工部右侍郎,主管工部虞衡清吏司。
而军器局,正是虞衡清吏司的下属部门。
黄福乃是洪武十七年的进士,能有如今的地位,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朱标这个贵人也是有照拂的。
所以,一听吕氏有请,二话不说,便来到了东宫。
“黄侍郎,辛苦了!”
黄福一到文华殿,齐德便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笑。
“齐大人客气了!”
黄福回了一礼,而后与黄子澄、方孝孺打了招呼,随后进殿,给吕氏行礼。
“臣,工部右侍郎黄福,拜见太子妃殿下!”
吕氏起身相迎。
“黄大人快快请起!”
此刻,正是朱允炆争夺储君的关键时刻,所以,吕氏的表现,很有礼贤下士的大家风范。
“不知太子妃殿下,诸位大臣,叫臣前来,有何吩咐!”
黄福将姿态放的很低。
虽说眼前黄子澄、齐德、方孝孺三人比他的官职要低,但他却不敢轻视,他心中清楚,这三人在朱允炆心中的地位,可不是他能比的。
有朝一日,朱允炆继承大位,这些人马上就会一飞冲天,非他所能比。
“哎~!”方孝孺连连摆手。“我等小臣,哪敢吩咐黄侍郎,请黄侍郎前来,实乃有事相求!”
“诸位有事便说,黄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黄福环视众人,依旧将姿态放的很低。
“是这样的!”方孝孺想了一下,道。“黄侍郎主管军器局,有没有哪种火器,小巧轻便,便于隐藏,且威力巨大,近距离可对敌造成重大创伤。”
黄福并非吕氏和朱允炆心腹,所以,方孝孺说的很是隐晦,并没有提具体事件,只是询问可能存在的火器。
听了方孝孺的话,黄福沉思良久,摇了摇头。“军器局现在主要建造的火器是火炮、火铳,火箭和神火飞鸦。这几种火器威力的确巨大,但跟小巧轻便,便于隐藏似乎不太能搭上。”
“那以黄侍郎之见,我说的这种火器,是否有可能存在?”方孝孺继续发问。
这一次,黄福沉思的时间更长,大约过了一刻钟,才道。“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但制作难度己不是现在的军器局可以达到的!”
黄福这回答,让方孝孺有些为难,想多了解一些,势必要多透露一些任瑶枝和朱允熥今日之事,但说的多了,便有风险。
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看向吕氏。
吕氏想了一下,轻启朱唇道。“黄侍郎,有没有哪种火器,可以藏在袖子之中,于突然之间,射伤敌人?”
吕氏这话,让黄福一愣,他搞不懂吕氏这话,意欲何为?
“黄侍郎不要多想,我等只是对火器好奇,并无他意。”方孝孺说道。
黄福想了一下,道。“若只如太子妃殿下所言,倒有一物可以做到。”
“是什么?”齐德忍不住开口。
“手铳!”黄福介绍道。“手铳只有西十到五十厘米,单兵可携带,放于袖子之中,问题不大。”
说到这,黄福皱了皱眉。“但若要射伤敌人,便要点火发射弹丸,这个在袖子之中操作,臣以为实难做到。”
说完之后,他看向方孝孺。“一旦攻击敌人,必然要将手铳拿出点火,若是偷袭,倒可隐藏起来再行攻击,至于小巧轻便,手铳重量不一,有的西五斤,有的七八斤,我觉得,算不上小巧轻便。”
黄福一番话,既回答了吕氏,也回答了齐德,还给方孝孺解释了一番。方孝孺上边提到小巧轻便,便于隐藏,黄福在这里给出了搭不上的缘由。
不得不说,黄福很会做人。
说到这,再问下去,己经没啥必要了。
“今日黄侍郎一番话,真是让我等大开眼界!”方孝孺行礼。“方某在此谢过了!”
齐德、黄子澄跟着行礼。“多谢黄侍郎解惑。”
黄福赶忙回礼。“诸位大人不必如此客气,一切皆是黄某分内之事。”回礼之后,黄福继续道。“若诸位无事,黄某先行告退!”
“黄大人今日辛苦,可先去账房,再回工部!”吕氏道。
吕氏说的很隐晦,黄福却听得明白,这是有赏赐啊。
“多谢太子妃殿下!”黄福恭恭敬敬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黄福走后,方孝孺深吸了一口气。“难道,真是手铳,可是点火,允熥殿下是如何瞒过众人点火的呢?”
这是个问题。
还是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方孝孺想不出来,朱允熥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瞒过众人,点燃手铳,射伤了任瑶枝。
“虽说不知道方法,但必是手铳无疑,只能说朱允熥做的太隐秘了,或者说,那些太医太大意了。”齐德开口。
此刻,除了手铳,齐德想不出还有其他可能。
既然只有这一种可能,那就只能往上硬靠了。
方孝孺在研究,齐德在硬靠,黄子澄提出了新的问题。
“太子妃殿下,齐大人,方大人,不管朱允熥用了什么方法点燃手铳,他都射伤了太医任瑶枝,这是无可辩驳的吧!”黄子澄眼珠子一转,一脸阴险的说道。
黄子澄如此一说,吕氏、方孝孺、齐德都看了过来。
“众太医前去询问药物来源、成分,是为了陛下安危,是为了大明百姓,朱允熥解释不清楚倒也罢了,但出手打伤太医,还是以如此血腥、暴力的方式!他想干什么?他要干什么?他将陛下的安危置于何地,将大明百姓至于何地?”
黄子澄一番言论,马上引起了齐德的共鸣。“对啊,如此暴虐之徒,人人得而诛之,我马上联络御史上奏,这回,看他怎么诡辩!”
黄子澄和齐德说完之后,同时看向吕氏。
他们只能提意见,做主,还得是吕氏。
吕氏没有急着点头,而是看向了方孝孺。
方孝孺沉思片刻,道。“还是那句话,只要太子妃殿下和允炆殿下不出面,做好割舍,什么事,我们都能做!”
吕氏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吧!”
(http://shuyous.com/book/3059595-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