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己经不用去上课了,周教授己经让安澜把大学几年的考试一起考了。成绩优异只是学校不许她毕业而己,经过好几天的努力终于把生产线都安装好了。(剧情需要,现实里安装一条电池生产线最少都要几个月到半年。)
可能是安澜这里包吃还包住,安装工人对安澜评价还不错。走之前工人班长还郑重的对安澜说,每条产线上最后一个检测设备上两根导线是纯金的,加一起一斤多,价值几十万一定要保管好。
这个安澜能不知道?早就让谢文龙做好相应措施,安装好了保险柜了。但安澜还是装着不知道耐心听师傅讲完,毕竟是人家的善意。
“谢总,现在人越来越多。住的地方够吗?”目送安装师傅离开,安澜转身问谢文龙。
“我们公司以前只有一栋宿舍,现在肯定是住不下了。前天去租了三栋隔壁厂的员工宿舍,他们现在半死不活的,员工己经走的所剩无几了。”说起这个谢文龙就满脸唏嘘,他们刚来的时候隔壁是他们仰望的存在,员工七八千,年产值十几亿。所以说做实业当市场抛弃你的时候,是从来不打招呼的。
“可不可以找机会把隔壁买下来,我看他们厂房还蛮新的。”安澜试探性的问道。她感觉隔壁要是做汽车应该不错,够大如果改造的好足够年产十几万台车的了。
安澜时代前台来了几位形色匆匆的男子。
“我是北重集团的,和你们安董认识。”就是前段时间来拉飞机的那个。
安澜匆匆赶到办公室,那人起身和安澜握了握手道:“我叫张坤,北重的。我们想要几块样品去检测一下。拿了你的无人机设计,我们肯定有回报的。”
之后一天都没有停过,各种采访新闻。京都台还要求拍生产线上电池下线的视频,安澜反正来者不拒。
晚上七点的新闻播报好像开启了新能源序幕,哪怕它只是一条短讯。
“我国首个锂动力电池生产线今天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打开了锂动力电池的先河。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一夜间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每天来拿样品的人络绎不绝。安澜却把一切都丢给了谢文龙,带着航母社八人回到了实验室。这几天安澜见了很多师兄,给予了他们大量投资。一条新兴的产业链要开始,里面孕育着无穷商机,甚至有些一首给人打工的师兄师姐都萌生了创业的打算。
有做充电桩的,电子元件的。还有几个很有些能量的师兄合伙做车载电机,这是安澜很乐意看到的,要钱给钱要技术给技术,当然这也不是无偿的,安澜顺势成为了几十家公司的股东。
深城一家叫雅迪的汽车厂商感觉机会来了,拆解了安澜时代多款电池终于解决了锂枝晶问题拿着成品兴匆匆跑到工信部门,结果傻眼了。由于安澜时代电池根本不起火,工信部门明显有更高的要求。
他们王总亲自来到京都拜访安澜,就是想要安澜时代电池温控解决方案。安澜没有拒绝,给授权费或者技术交换都行,具体让他们和安宝刚和谢文龙谈去。
也就从这天开始,电池订单像雪花一样飘来。还都是一些犄角旮旯里的小厂,安澜通过小星查了一个,总共都不值一千万的小厂却下了一个亿的订单,还是先付钱。看着小星给的结果安澜好像懂了什么。。
山城,安澜病恹恹的躺在一家酒店床上,昨天火锅吃多了,这不就出问题了。她是和表姐黄晓棠一起来的,至于目的?山城一家己经倒闭十几年名叫云雀的汽车厂被三千万收购,但并没有溅起哪怕一丝丝水花。
要办的事情都办完,安澜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子不服输:“姐,我们再去吃一次火锅吧,我还就不信了,我还治不了它。”
“你不回去,我就叫小姨来收拾你。”安澜顿时有些怂了乖乖的回京都去了。
造车牌照有了,安澜的故事讲起来才更有说服力。是的!安澜准备融资了。
融资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投资方把钱打到要投资的公司账户上,一起把蛋糕做大。
这也是市场上比较普遍,也是资方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融资方式。但安澜不接受这种方式,她赚钱是为了造航母的。给自己找个不让分红的祖宗,她要多久才能赚够800亿?
还有一种就是把钱打到股权人指定账户上。就相当于一笔买卖投资人买断股份。这种的一般只在己经比较成功的公司里才能见到,但这就是安澜要的投资方式。
让谢文龙来实验室把七辆汽车带到工信部门备案检测。这就是安澜躲在实验室一周的结果。
只一眼谢文龙就爱上了这辆车,这是安澜100积分兑换的保时捷Tay,经过几次修改,现在越看越像是米家那款SU7。
安澜很早之前就兑换好的,己经申请完了专利,要不她怎么可能拿出来。和这辆一起兑换的还有西款,分别是特斯拉S和Y还有一款遥遥领先家的SUV。
这款车被安澜命名为“兰”,续航可以到达720㎞,由于安澜的特殊温控设计。即使在北方冬天续航也不会减少太多,根据实验室里模拟实验数据,零下三十度续航在600㎞左右。
就在“兰”的工信部门检测数据出炉,各方面都表现的非常优秀。一个专家团来到安澜的实验室,说是和安澜聊聊天。
专家们都很和蔼,毕竟安澜是现在的工科圣女来着。自己人,其中还有几个安澜认识的,就是水木教授。
有个专家问安澜:“怎么看待电动车市场。”
安澜的回答简洁而又力量:“电动汽车是龙国汽车弯道超车的重要一环,也是龙国多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专家笑了笑:“小滑头,我们问的可不是这个。”
其实安澜也知道他们要问的是什么:“我们欢迎所有人参与到电车产业里来,也可以给任何龙国企业技术授权,不搞资源垄断那一套。以后造电车就和造电脑一样东家买电池,西家买轮胎,南家买电控,北家买电机。
整车厂商如果愿意他们只需要提供一个外壳就可以,其他都交给产业链完成。电车的生产门槛会越来越低,但也要警惕造着造着老板跑了的乌龙事件。”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专家团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不禁就有人要问,安澜为什么这么做?既然有技术又有专利为什么不吃独食?商业自有它的逻辑,一个人能把蛋糕做多大?
一个风浪打来就翻了,什么也吃不着。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把蛋糕做到足够大才能抵御风险,例如油车厂商就心甘情愿的让电车抢去市场?专利只有在市场盘子足够大才值钱不是吗?
(http://shuyous.com/book/3117184-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