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纱,笼罩着寒江渡口。陈砚、云漪和书虫三人隐匿在芦苇丛中,注视着不远处官船上悬挂的飞镖纹腰牌,那冰冷的金属光泽在朝阳下泛着幽蓝,与昨夜无影门杀手的标识如出一辙。云漪的手指不自觉地着腰间软鞭,眼神警惕,“他们来得比预想的快,看来换骨盟己经彻底盯上我们了。”
书虫轻抚狸花猫的脊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正好,带着这些新发现的证据,咱们也该去昭京会会那位道貌岸然的李大人了。”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珍藏的物件,那是从井底获得的徐明轩血书残页,还有那些至关重要的灰烬密信,每一样都承载着揭露真相的希望。陈砚握紧手中的玉扣,感受到它在掌心微微发烫,仿佛在呼应着内心燃烧的正义之火,“走,昭京再危险,我们也要闯一闯。”
三人趁着官船不备,悄悄登上了一艘运粮商船。商船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缓缓前行,陈砚站在船头,望着渐行渐远的望江书院,心中五味杂陈。那座充满诡异与秘密的书院,不仅是他命运的转折点,更像是一个神秘的起点,将他引入了这场关乎科举公平、关乎无数寒门士子命运的惊天阴谋之中。
三日后,昭京城的巍峨城墙终于出现在眼前。城墙高耸入云,青砖灰瓦间透着岁月的沧桑,城门上方 “昭京” 二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这座都城的辉煌与威严。陈砚换上一身整洁但朴素的布衣,将《烬余书》残卷和玉扣妥善藏好,化名 “江洗”,带着忐忑又坚定的心情踏入城门。云漪则凭借着她的江湖经验,巧妙地混入市井之中,她灵动的身影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利用盗术打探着各种消息。而书虫,这个痴迷于故纸堆的老学究,一头扎进了京城的各大藏书阁和旧书摊,试图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寻找更多关于换骨盟的蛛丝马迹。
陈砚凭借着自身的才华,很快引起了清流官员李正清的注意。李正清府邸的门楣高大气派,朱漆大门上的铜钉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当陈砚被管家引入府中时,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书房内,李正清身着一袭青衫,手持书卷,温文尔雅的气质让人如沐春风,“江公子才华横溢,日后若有闲暇,常来府上交流学问。” 李正清微笑着说道,眼中似乎透着真诚。陈砚恭敬地行礼,心中却暗自警惕,眼前这位备受敬仰的大人,真的会是黄骨盟在朝堂的重要保护伞吗?
在成为李正清的幕僚后,陈砚开始接触到一些边缘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就像是被迷雾笼罩的真相,若隐若现,难以捉摸。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借着微弱的烛光,仔细研究从各处收集来的线索。与此同时,云漪在市井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她在打探消息时,多次遭遇不明身份之人的跟踪。一次,她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与跟踪者展开了激烈的追逐。云漪身形矫健,如灵猫般在屋顶和墙壁间跳跃,跟踪者却紧追不舍。关键时刻,她甩出袖中的透骨钉,精准地射中对方的小腿,才得以脱身。
而书虫在藏书阁的探索也充满了惊险。一日,他在翻阅一本古老典籍时,突然发现其中夹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的字迹与徐明轩血书残页上的颇为相似。正当他欣喜若狂时,几名黑衣男子突然闯入藏书阁,眼神凶狠地逼问他在寻找什么。书虫临危不惧,将纸条迅速塞进嘴里嚼碎咽下,然后装出一副疯癫的样子,胡言乱语起来。黑衣男子见他如此,又在藏书阁内仔细搜查无果后,才骂骂咧咧地离开。
随着调查的深入,三人逐渐发现,科举舞弊仅仅是冰山一角。一个庞大而黑暗的组织 ——“换骨盟”,如同盘踞在昭朝官场和江湖的毒瘤,操控着无数人的命运。这个组织专门为权贵子弟 “替换” 寒门才子的成绩,甚至不惜篡改他们的人生。他们通过贿赂考官、伪造文书、杀人灭口等手段,让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梦碎考场,而那些不学无术的权贵子弟却能平步青云。
更令人震惊的是,陈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从李正清书房的密函中发现,《烬余书》下册很可能藏在宫中秘库。这个消息让他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若能找到下册,或许就能掌握更多关于换骨盟的核心证据;担忧的是,皇宫守卫森严,想要进入谈何容易。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三人在城郊的一处破庙中秘密会面。云漪带来了从黑市商人那里打探到的消息,“换骨盟最近在筹备一场大行动,似乎与即将到来的殿试有关。” 书虫则皱着眉头,从怀中掏出几张记录着线索的纸张,“我在旧书摊发现,近几年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寒门士子,很多都在莫名其妙地消失。” 陈砚沉思片刻后,目光坚定地说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找到《烬余书》下册,揭露换骨盟的罪行。”
然而,他们的行动很快引起了换骨盟的警觉。一日,陈砚在回李府的路上,突然遭到几名无影门杀手的伏击。杀手们手持利刃,眼神冰冷,仿佛死神的使者。陈砚一边躲避杀手的攻击,一边寻找机会反击。关键时刻,云漪及时出现,她的软鞭如灵蛇般飞舞,与杀手展开激烈搏斗。书虫也在一旁出谋划策,利用周围的环境制造混乱。经过一番苦战,三人终于击退了杀手,但也意识到危险正在步步逼近。
在与杀手的搏斗中,陈砚的手臂被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鲜血汩汩流出。云漪心疼地为他包扎伤口,眼中满是关切,“下次一定要小心,不能再让自己陷入险境了。” 陈砚强忍着疼痛,微笑着安慰她,“放心,为了那些含冤的学子,我不会轻易倒下。” 书虫则在一旁感慨道,“咱们这一路,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光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砚在李府的处境愈发艰难。李正清似乎开始对他产生怀疑,经常有意无意地试探他。在一次宴会上,李正清当着众多宾客的面,突然问起陈砚对科举制度的看法。陈砚心中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科举本是选拔人才的公正之道,然而如今却被一些宵小之徒破坏,实在令人痛心。” 他的回答看似委婉,却暗藏锋芒。李正清听后,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如常,笑着说道,“江公子所言极是,但愿朝廷能早日肃清这些乱象。”
在昭京的日子里,陈砚、云漪和书虫三人如同行走在刀尖上,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揭开换骨盟的真面目,为无数寒门士子讨回公道。他们在黑暗中默默前行,收集证据,制定计划,等待着那个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机。而此时的昭京城,表面上依旧繁华热闹,歌舞升平,殊不知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即将席卷整个朝堂和江湖。
(http://shuyous.com/book/316465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