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道缘深潜与医道初显
**
暮色像被泼翻的墨汁,渐渐浸透青瓦观的飞檐。檐角的铜铃在微风中发出微弱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苏瑶的归来而叹息。苏瑶拖着沉重的步伐跨进观门,每一步都似踩在棉花上,绵软无力。经过陆家嘴一战,她的灵力几近枯竭,双腿如同灌了铅般沉重,每走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五灵也疲惫不堪,光芒黯淡,安静地蛰伏在她体内,偶尔才会发出一丝微弱的波动,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战斗的艰辛。
观尘道长早己等候在庭院中,月光洒在他雪白的道袍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手中的拂尘轻轻挥动,空气中顿时泛起丝丝缕缕的灵气波动,如同平静湖面上的涟漪。“回来就好。” 道长慈眉善目,眼神中透着关切,脸上的皱纹里仿佛都藏着岁月的智慧,“掌心的轮回印与贫道的拂尘己建立‘灵犀通’。” 他示意苏瑶伸出手,枯瘦却温暖的手指指着她掌心暗红色的胎记,“此印乃是清玄真人留下的特殊印记,觉醒之后,便能与贫道的拂尘产生共鸣。如此,贫道便能感知你所处的境况,看到你眼前的画面。”
苏瑶恍然大悟,回想起在激烈战斗中那些及时的提醒,心中满是感激。那些在生死关头出现的指引,就像是黑暗中的明灯,为她照亮前行的道路。她好奇地盯着胎记,只见纹路深处隐隐有微光闪烁,仿佛无数细小的丝线在缓缓蠕动,又像是连接着两个神秘世界的桥梁。木灵小芽突然从她肩头冒出来,晃动着槐叶发辫,好奇地打量着胎记:“原来秘密在这里!刚才小芽在槐树洞里还发现了个好玩的东西!” 说着,藤蔓一卷,带来一枚刻着八卦阵的青铜蛊虫。蛊虫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这是‘千里传讯蛊’,” 观尘道长拿起蛊虫,放在眼前仔细端详,眼中闪过一丝追忆,“清玄真人百年前就预见到会有特殊的时刻需要传递信息,便以玄妙之法铸就此灵媒。有了它,我们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稳固。” 道长将蛊虫放置在石桌上,蛊虫周身立刻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投射出苏瑶在陆家嘴战斗时的场景。画面中,苏瑶与邪灵激烈交锋,五灵在她身边全力护佑,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仿佛时光倒流,再次将她带回那惊心动魄的战场。苏瑶看着画面中狼狈却坚定的自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
三清殿内,原本空荡荡的书架如今摆满了古籍。泛黄的竹简与古朴的线装书整齐排列,散发着岁月沉淀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霉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书架旁,几盏油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将书影投射在墙壁上,影影绰绰,更添几分神秘。“这些书籍,你且慢慢研读。” 观尘道长领着苏瑶走到书架前,拂尘轻轻扫过书脊,“清玄真人留下的诸多法门与知识,都记载其中。尤其是这本《五行灵能要义》,详细阐述了与五行药灵配合的玄妙之处。”
苏瑶轻轻取下书籍,翻开扉页,一股淡淡的草药清香扑面而来,仿佛带着远古的气息。书中记载着各种奇异的道法知识与修炼法门,文字间还穿插着精美的手绘插图。那些插图上的符咒与图案栩栩如生,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她专注地阅读着,随着理解的深入,丹田处的五行灵气也随之轻轻波动,像是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火灵炎焱好奇地凑过来,在书页间跳跃,将一些晦涩的描述化作生动的光影,帮助苏瑶理解。在炎焱的帮助下,那些难懂的文字仿佛活了过来,在苏瑶眼前展现出一幅幅神奇的画面。她时而皱眉思索,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此后的日子里,苏瑶全身心投入修炼。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老槐树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时,她便会在树下静坐,吸收天地灵气,感受五行之力在体内的流转。她闭上眼睛,摒弃杂念,仿佛能看到自己的身体化作一个巨大的容器,源源不断地吸纳着周围的灵气。随着呼吸,灵气沿着经脉游走,滋养着她的每一寸肌肤。午后,她便与五灵一起钻研古籍,尝试将书中的法门付诸实践。
土灵岩岩常常化作厚实的土墙,供苏瑶练习法术。苏瑶站在土墙前,口中念念有词,双手不断变换着法诀,试图用灵力操控土墙的形态。一开始,她的动作显得有些生涩,土墙只是微微颤动,难以按照她的心意变化。但她没有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汗水湿透了衣衫也浑然不觉。终于,在不断的努力下,土墙开始听从她的指挥,时而化作尖锐的土刺,时而变成坚固的堡垒。
金灵锋锋则化作利刃,与她模拟对战,磨炼实战技巧。锋锋的刀刃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着凌厉的气势。苏瑶手持木剑,与锋锋展开激烈的交锋。她在对战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学会了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战斗中找到敌人的弱点。有时,她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而被锋锋的刀刃抵住咽喉,但她从不退缩,反而更加认真地分析自己的不足。
这天,苏瑶完成修炼,下山准备采购些生活用品。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与冷漠。路边的商铺灯火通明,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路过一处街角时,她突然听到一阵痛苦的呻吟。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男子蜷缩在路边,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浸湿了他的衣领。他的右手腕高高肿起,呈现出不正常的青紫色,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捏过。他身旁散落着一些工具,看样子像是一名工人,此时正因为伤痛而无法起身。
“是筋骨错位,还有淤血阻滞。” 水灵清清的声音在苏瑶识海中响起,带着一丝凝重,“而且有一股浊气侵入经脉,情况有些棘手。” 苏瑶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她想起自己曾经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助,也深知伤痛带来的折磨。此刻,她决定用自己新获得的力量,帮助这个陌生的男子。
木灵小芽心疼地看着男子,不等苏瑶吩咐,翠绿的藤蔓便从她袖口飞窜而出,轻轻缠绕在男子受伤的手腕上。嫩芽尖端渗出晶莹的汁液,滴落在伤处,瞬间化作无数细小的根须,渗入皮肤。男子疼得身体一颤,本能地想要挣扎,但很快,他的表情便逐渐放松下来,因为他感受到了一股清凉而温和的力量在治愈着他的伤痛。那力量如同春日的微风,轻柔地抚慰着他受伤的经脉。
就在这时,苏瑶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段陌生的记忆。她仿佛看到前世的清玄真人正在丹房内忙碌,丹房里弥漫着浓郁的草药香气。屋内,各种瓶瓶罐罐整齐排列,里面装着形态各异的草药。清玄真人手中拿着各种草药,口中念念有词:“接骨草配活血藤,辅以灵气催化,可治筋骨之伤。” 记忆中的场景与眼前的状况重叠,她本能地调动起体内的木灵气,引导着汁液更好地发挥作用。她的双手在男子手腕上方缓缓舞动,灵力如同丝线般缠绕在伤口周围,促进着根须的生长与修复。她全神贯注,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生怕有一丝差错。
“这是……‘灵植愈伤术’!” 旁边一间古色古香的药铺内,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中医。他戴着一副圆框眼镜,镜片后透露出惊讶与欣喜的目光,“多年未曾见过如此精妙的手法,小友师从何处?”
老中医的胡须随着他的话语轻轻抖动,身上的白大褂散发着淡淡的药香。药铺门口的招牌上,“济世堂” 三个大字苍劲有力,门口两侧还挂着写有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的对联。
苏瑶被这突如其来的发文弄的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礼貌地回应道:“前辈谬赞了,小辈只是略懂一二,只是看到他实在难受,才忍不住帮他一把。” 她不想过多暴露自己的身份,毕竟她还在探索自己力量的道路上,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她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同时也期待着老中医不要追问下去。
老中医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对后辈的欣赏:“不必谦虚,老身行医数十年,对医术也有几分见解。你这手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大道至简的道理。” 说着,他转身回到药铺,在堆满草药的架子间翻找了一会儿,那些草药散发着不同的气味,有的清香,有的刺鼻。老中医仔细地辨认着每一种草药,终于,他拿出一本封面残破的线装书,“我观小友天赋异禀,这本《玄门疗伤要术》虽己残缺,但或许对你有用。此书记录了许多失传的疗伤秘法,说不定能助你更上一层楼。”
苏瑶接过医书,刚一触碰,掌心的胎记便微微发烫,一股暖流顺着手臂传遍全身。书中一些原本模糊不清的字迹,竟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她翻开书页,只见里面记载着各种神奇的疗伤法门和珍贵的药方,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闪耀的明珠,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书中还配有一些简略的插图,描绘着施术的手法和草药的形态。她心中大喜,连忙道谢:“多谢前辈,晚辈一定好好研读。” 她小心翼翼地捧着医书,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告别老中医,苏瑶看着手中的医书,又望了望己经好转、连声道谢的男子。
男子的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手腕的也明显消退。他感激地看着苏瑶,眼中闪烁着泪光:“谢谢小姐姐的救治,我这老毛病了,看了很多医生都不能根治,还好遇到了您,不知道费用是多少?”
苏瑶想了想说:“唔,200就行。”,苏瑶想着,这次是小芽帮忙,200块钱给小芽买点她喜欢的东西也够了。
男子有些震惊,原本以为收费会很贵。震惊过后,男子连忙说:“哦哦哦,好的,能加您一个微X好友给您转账吗?”
苏瑶笑着拿出手机说道:“当然可以~”。
男子加上好友后,给苏瑶转了200块钱,然后男子笑着说道,:“真的很谢谢您能出手帮我救治。”
苏瑶微笑着摇摇头:“不必客气,快去好好休养吧。”
看着男子远去的背影,苏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的修行之路还很长,而这本医书,或许会成为她探索玄门医道的重要契机。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她转身向青瓦观走去,暮色中的身影,渐渐与远处的山峦融为一体,仿佛预示着她将与这片神秘的世界更加紧密地相连。而在她的心中,己经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钻研这本医书,用学到的医术帮助更多的人。
(http://shuyous.com/book/318684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