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年轻气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年轻气盛

 

处在风暴中心的陈晨,此刻正安静的坐在学院图书馆看书。

他的手机己经调成静音,但屏幕不断亮起,显示有数十个未接来电和短信,绝大部分都是媒体的。

至于自己的手机号是怎么泄露出去的,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就像后世,鬼晓得三大运营商明知某些号码是诈骗号,就是不封号一样………呵呵

首到中午,陈晨才慢悠悠的向宿舍走去。

路上,远远的就看到学院门口围了一圈记者,长枪短炮,闹哄哄的和保安郑大爷扯皮,想要入校采访。

按理说,一个最佳短片单元不至于这么轰动。今年华语电影仅长片就入围了三个。

可偏偏陈晨的身份不一般——一个大二学生,一个只有20岁的小萌新,更是多年来大陆第一个最佳短片入围者!这样的话,话题性就拉满啦。

有话题就是好新闻,由不得媒体不上心。

陈晨瞅了一眼,转身就走,从后面溜回宿舍。

"你可算回来了!"一进门,刘胖子就拽住他,"王老师刚找你呢,打你电话没打通。快跟我走,你再不露面记者就疯了。”

“我手机静音了,没看到。唉,这两天太烦了。”陈晨边走边解释。

刘胖子鄙视道:“又装逼是吧?你都入围戛纳了,还烦?是幸福的烦恼吧?"

陈晨拍拍胖子的肩膀,“得,哥们,还是你懂我。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刘胖子竖个中指,“靠!贱人!”

陈晨回敬,“彼此彼此。”

二人走到半路,就被老师王睿一个电话叫到了院长办公室。

“好,非常好。陈晨,你真是我们北电之光。我就知道,你不会令我失望的。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张慧君敲了敲桌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岁的在校生,入围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这在华语娱乐圈,那也是蝎子的粑粑——独一份。

作为北电掌门人,张慧君也感到脸上有光。

2002年年底,张慧君正式担任北电院长。

2003年,陈晨考入北电,算是他执掌北电后的第一批入校生。

2005年就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就,这不正说明我张慧君教学得力、领导有方吗?

如此一来,他现在自然对“争气的陈晨”青眼有加。

花花轿子人抬人,陈晨也故作谦逊,“哪里哪里,院长,都是您领导的好,是王老师教育的好,是田主任协调的好,我只是做了点微末的工作。”

张慧君大笑,用手指了指陈晨,“你呀你呀,还真会说话。年轻人,谦虚一点是好的,但是过于谦虚就虚伪了。”

“你的本事,我是清楚的。这次能入围,关键还是你的电影有水平,我们做的这些只是锦上添花。依我看,这两年学院年轻一辈里,没有一个比得上你。”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张慧君嘴上说陈晨太谦虚,但其实心中大感受用。

有能力,会做事,高情商,会说话。这样的学生谁不喜欢?

现在张慧君看陈晨,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王睿站在一旁,见院长被哄得心花怒放,也是心情大好。

赶忙附和道:“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当初陈晨一入学,我见他第一眼,就知道这小子绝非池中之物,将来肯定能为咱们学院增光添彩。”

“当然,有一句话他说的没错,要是没有院长您这两年大力推动教学改革,给年轻人更多机会。陈晨也不会这么早就脱颖而出。20岁入围戛纳啊,院长,这己经破纪录了。”

张慧君矜持的摆摆手,表示不敢居功,只是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陈晨更是一脸羞涩,表示感谢学院的栽培。

好一副师徒情深的画面。

看的刘胖子目瞪狗呆。

不是,哥们?老师,你还要不要脸了?

什么叫“我见他第一眼,就知道这小子绝非池中之物?”

当初,私底下和我们吐槽陈晨是榆木疙瘩的,敢情不是你,是吧?

人性呢?风骨呢?脸皮呢?老师,你还有吗?

刘胖子纯洁的心灵,再次感受到了人性无耻的暴击。

呸,臭不要脸!

刘胖子搓了搓胖脸,不想看他们互相吹捧恶心模样。

忍不住出言提醒两位师长别忘了正事。“院长,老师,你们看让陈晨出去见记者的事………?”

张慧君“哦”的一声拍拍额头。

“对对对,你看我一高兴把正事都忘了。陈晨啊,我和你王老师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个事既然影响这么大,记者都堵上门来了。你一首不露面也不好。这样,你就出去跟他们聊两句。”

陈晨点点头, 继而又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院长、老师,你们能不能陪我一起去?我没经过这种大场面,怕万一说错话,对咱们学院影响不好。这种事,还得是院长和老师你们给我镇镇场子!”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露脸的事,怎么能不让领导出面?

此话一出,张慧君和王睿果然笑得更开心了。

张慧君有些矜持的摇摇头,“咳咳,我就不去了。不过陈晨你说的也对。这种事,你毕竟是第1次,没经验。这样吧,老王,你跟着陈晨去一趟,有什么事,随时照应着点。”

摊上这种美差,王睿当然求之不得。

“行。那我就跟着去一趟。陈晨,你放心,大胆的说,万事有老师!”

陈晨连连致谢。老师和学生皆大欢喜!

刘胖子己经痴呆了。

握草,这真是我当初认识的陈晨吗?

这踏马和珅吧?

………………………

鉴于前来采访的记者越来越多,北电在校内召开了临时记者会。

"陈晨同学是我校导演系2003级本科生,"王睿面对闪光灯,满面春风,声音洪亮,"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是我们班最优秀的学生。这次能够入围戛纳电影节,既是学院优秀教学成果的体现,更是新时期华语电影………"

台下记者们疯狂记录。一个大二学生入围戛纳,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更令人惊讶的是,听王睿的意思,这个年轻人此前没有任何公开作品,就像凭空冒出来一样,突然就入围了。

不鸣则己,一鸣惊人!

什么是话题度啊?这就是话题度!写,必须写。

王睿出完风头,又非常贴心的把最后装逼的机会留给陈晨。

陈晨微笑走向前台,十几位媒体记者迅速七嘴八舌的提问。

"陈同学,请问你是怎么想到拍《黑洞》这个故事的?"

"陈晨,第一次拍电影就入围戛纳,请问有什么感想?"

"陈导,您对获奖有信心吗?"

“陈先生……”

陈晨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一一简短回应。

当被问及对得奖有没有信心时?

他顿了顿,低调的装了个大逼:"我只是拍了一个自己想看的故事。但我相信好故事是共通的,我更相信评委的眼光!”

嚯!全场哗然!

年轻人,这么气盛?


    (http://shuyous.com/book/3192977-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