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笼罩着渡慕寨,万籁俱寂,唯有陈天佑房间里那昏黄的灯光,顽强地穿透黑暗,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此时的陈天佑,正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如痴如醉,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书桌上,那盏小小的油灯在穿堂风的轻拂下,火苗忽高忽低地摇曳着,仿佛是一只不安分的精灵在跳动。微弱的光芒映照着陈天佑专注的面庞,他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细长的影子,随着他的每一次眨眼轻轻颤动。手中的《诗经》边角早己被翻得有些磨损,书页间还夹着几片干枯的枫叶,那是他平日里读书时顺手采摘的书签。这些枫叶书签,有的边缘己经微微卷曲,叶脉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它们陪伴陈天佑度过的无数个日夜。
他逐字逐句地研读着,口中轻声诵读,声音里带着少年特有的清脆与认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与古人的吟诵交织在一起。读到精彩处,他停下思考,手指不自觉地着书页上的文字,眼神中满是对古人智慧的惊叹与思索。灯光忽明忽暗,投在墙壁上的影子也跟着晃动起来,时而拉长,时而缩短,仿佛在为他的苦读伴舞,又像是在演绎着书中的故事。他仿佛看到了古代的诗人,在河畔漫步,吟诗作赋,抒发着自己的情感;看到了那些在诗经中出现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突然,一阵急促的狗吠声从寨子另一头传来,打破了片刻的宁静。陈天佑微微一怔,手中的书本差点滑落,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他知道,在这宁静的渡慕寨,深夜的狗吠往往意味着有异常情况发生。他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心中不禁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有野兽闯入了寨子?还是有陌生人不怀好意?但很快,他便调整好思绪,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被外界干扰。他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书本上,继续诵读起来。然而,这阵狗吠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他心中泛起阵阵涟漪,让他不禁担心起寨子里的安危。他一边读书,一边时不时地看向窗外,希望能看到一些情况,确定寨子是安全的。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虫鸣声渐渐稀疏,更夫敲打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己是子时。陈天佑感到一阵困意如潮水般袭来,双眼渐渐变得沉重,像是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一次次想要闭合。他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指腹在眼皮上用力按压,试图驱散困意,但这并没有什么效果。困意反而越来越浓,他的脑袋开始不受控制地往下低垂,手中的书本也差点滑落。就在这时,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到了白天的课堂上。先生讲解诗经时的生动模样,同学们专注听讲的神情,还有那些因为自己回答不出问题而感到的窘迫。他不想让先生失望,不想在同学们面前丢脸,更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
就在书本即将落地的瞬间,陈天佑猛地惊醒,伸手稳稳地接住了书。他看着手中的《诗经》,想起了家中父母辛勤劳作的身影。父亲每日天不亮就下地耕种,烈日炎炎下,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依然在田间劳作;母亲则在家中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照顾一家老小,即便双手布满老茧,也毫无怨言。他们省吃俭用,只为了能让他安心读书,希望他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他想起了父亲粗糙的手掌,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印记;想起了母亲疲惫的眼神,那是为家庭操劳的见证。
“业精于勤,荒于嬉。” 这句话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读书是他实现理想的阶梯,是他走出这小小渡慕寨,去看看外面广阔世界的希望。他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困倦而半途而废!想到这里,陈天佑咬了咬牙,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脸颊,让自己清醒一些。他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试图通过活动来驱赶困意。他走到窗边,双手握住木窗的把手,用力一推。“吱呀 ——” 一声,窗户被推开,一股清凉的夜风裹挟着远处山林的草木清香扑面而来,吹拂着他的脸庞。那丝丝凉意瞬间穿透肌肤,让他的头脑清醒了许多。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夜晚的宁静与清新,抬头望向夜空中闪烁的繁星。那些星星如同镶嵌在黑色绸缎上的宝石,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仿佛在鼓励着他,给予他力量。他望着星空,心中默默许下誓言,一定要努力读书,不辜负这美好的夜晚,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然而,当他准备回到书桌前继续读书时,一阵突如其来的腹痛让他弯下了腰。这几日为了多挤出时间读书,他常常饥一顿饱一顿,饮食极不规律,肠胃终于开始抗议。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他紧咬嘴唇,强忍着疼痛,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试图缓解不适。他想起母亲平日里熬制的草药,若是此时母亲在身边,定会为他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但此刻,他只能依靠自己。他走到水缸旁,舀起一瓢凉水,缓缓喝下,希望能减轻腹痛。过了许久,疼痛才渐渐消退。但这阵疼痛让他更加疲惫,困意也愈发强烈。
陈天佑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一定要坚持下去,读完这本书!他回到书桌前,重新拿起书本,再次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但困意就像一个难缠的对手,不断地向他发起进攻。为了防止自己再次犯困,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每读一段书,就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伸展伸展西肢,让僵硬的肌肉放松下来。然后,他会走到房间角落的水盆旁,用冷水洗洗脸。冰凉的水泼在脸上,那种刺骨的寒意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但同时也让他瞬间清醒。水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衣襟上,浸湿了一小块布料。就这样,他在困倦与清醒之间不断挣扎,却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书本。
夜越来越深,油灯里的灯油也在一点点减少,火苗变得愈发微弱。陈天佑的眼皮又开始打架,他强撑着精神,目光紧紧地盯着书本上的文字。这时,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未来。他想象着自己走进京城的学府,与来自各地的学子们探讨学问;想象着自己成为一名官员,为百姓谋福祉,让渡慕寨的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这些美好的憧憬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他想象着自己穿着华丽的长袍,在学府的庭院中,与同窗们激烈地讨论着诗词歌赋、治国方略;想象着自己站在朝堂之上,向皇帝进谏,为百姓争取利益。
就在他沉浸在幻想中时,油灯突然 “啪” 的一声,迸出一个火星,差点溅到他的手上。他猛地回过神来,看着即将熄灭的油灯,心中一阵慌乱。这盏油灯是家里仅有的照明工具,若是熄灭了,他就无法继续读书了。他赶紧拿起放在一旁的油壶,小心翼翼地往油灯里倒油。然而,壶中所剩的油己经不多,只够支撑一小会儿。他暗暗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在油灯熄灭前读完剩下的内容。他加快了阅读的速度,眼睛快速地在书页上移动,大脑飞速地理解着每一个字的含义。
他拿起桌上的笔,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下一行小字:“有志者事竟成!” 写完后,他握紧拳头,给自己暗暗打气。随后,他又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读书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油灯的火苗越来越小,光线也越来越昏暗。陈天佑几乎将脸贴在书本上,眯着眼睛,努力辨认着每一个字。他的眼睛开始发酸,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他依然没有放弃。
当窗外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阳光洒在渡慕寨的屋顶上时,陈天佑终于读完了手中的《诗经》。他轻轻地合上书本,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虽然一夜未眠,但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兴奋和喜悦,那是收获知识后的喜悦,是战胜自我后的自豪。
陈天佑深知,这只是他求知路上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知识等待他去探索。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心中有梦,眼中有光,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
(http://shuyous.com/book/3195692-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