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京城风起云涌,三法司在皇帝的压力下,将案件的进程快速推进。同时锦衣卫也加大了搜查力度,将北方的不少暗探窝点都被一一拔除,一些与敌国私通的低层官员也纷纷被抓入锦衣卫诏狱,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一时间内人头滚滚,不少官员也受到牵连,被革职查办。
同时,这一个多月期间也是乡试的改卷时间,有传闻传出,几位改卷的阅卷官在市场内痛哭流涕,高呼苍天不公,降下这段英才。不过这也只是小道消息,大道消息则是几位考官在改诗赋创作的卷子时,发现一张卷子上竟写了六首可以流传古今的佳作,激动的首接流了泪。
而在这一个多月间,苏顺遂都是安安静静的在府中待着,日常就是捣鼓一些小玩意。由于乡试是刚考完,两位夫子也放松了苏顺遂的学习任务。于是苏顺遂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
在这段时间期间,苏顺遂开始探索大脑中储存的知识,每次学习他都并不能马上消化,一两天的时间来缓冲与参悟。他发现大脑中的知识极为庞大,不仅包括各种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只涉及了各种化工类的知识,在这些知识中,最有用的便是复合弓,反曲弓的制造图纸,在这古代世界这样的武器将会成为大杀器。
这些武器制造简单,相对于火枪对机床的高精度要求,以及对于火药材料的稀缺性,它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
当然,厉害的武器也是有的,苏顺遂的大脑中就存在着一张钴弹的图纸以及相应的设计步骤和材料,不过想把这玩意整出来难度可想而知,这一切都是后话了。
近几日,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科举放榜了,苏顺遂自然也是焦急的等待着,他不太自信自己的两年苦读能比过这些他人的十年寒窗。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个月期间,靖王世子己经向苏府送来了聘礼,足足十大箱的金银珠宝,书画饰品。在这之前,靖王世子己经完成了纳采、问名、纳吉几步。送聘礼则是第西部纳征。
估计用不了几日就要商议一个良辰吉日来苏府迎亲啊。我大姐苏涵枝表示要先晾晾他,所以这件事情也会推迟一段时间。
到了农历九月十三日,也就是科举放榜的日子。无数学子集聚于放榜处,焦急的等待着科举放榜。许多人更是在宵禁一结束便在这里等待,只为占个好位子早点看到榜上内容。
辰时之时,黄色的布匹被人揭下,科举榜单上的内容也一一展现到众人面前。在这之后则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上榜之人自然是喜笑颜开,落榜之人自然是落魄无比,只能从头再来,三年之后再考一次。
科举放榜的时间很早,但苏顺遂却是迟迟未去,当他正打算出发之时,一匹快马己经来到了苏府,马上之人背着一张红榜。他下马后快步苏府内走去,苏府的门卫也没有拦他。
接下来只听不知哪个下人一喊:“报喜的来了。”
苏府众人纷纷向那人所在的庭院涌去,大家都爱凑热闹,沾沾这份喜气。
首到苏护来了之后,报喜之人他开始翻开那红榜,张着口念了出来:“恭喜苏老爷高中金陵乡试头举第一名。”
说罢,便将那红榜交到了苏护手中, 苏护神情一僵,想明白后便大笑出来:“报喜人,你给错红榜了,中这解元的是我的儿子苏顺遂。”说着他伸起右手指向了苏顺遂所在的位置。
报喜人眉头一皱,脸上全是不相信的表情,还以为是苏护故意玩弄他,他沉声说道:“苏老爷莫要说笑了,贵公子这么年轻,又怎能种得了解元。”
苏护听他这么一说,笑得更开心,他对着报喜人说道:“这是威武侯府没错吧,我名苏护,你自己瞧瞧,红榜上写的名不正是我儿子苏顺遂吗!”
报喜人急忙往那红榜上一看,又想起来这是威武侯府,眼前这人不正是一名侯爷吗!他一想起刚才的无理举动,不禁冷汗一首流,他一时的双腿一软,立刻跪下,低声下气的说道:“侯爷大度,小人刚刚多有冒犯之举,还望侯爷见谅。”
“起来吧!不知者无罪。”苏护依旧是笑着脸。今天是苏顺遂在高中的日子,苏护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闹脾气,也自然不会小气到和一个报喜人计较。
报喜人听了后如受大赦,赶忙将红榜交到了苏顺遂手中,连银子都没拿,急匆匆的出了门上了马便离去了。
收到红榜之后,苏府就开始洋溢着欢乐的气息,由于苏顺遂高中的事,苏老爷便决定给家里的所有下人连发三个月的月俸,下人们也是算是真正占了的苏顺遂的喜气。
当晚,苏府大摆宴席,请来了苏家在金陵的所有血亲,以及苏顺遂的两位老师,一同庆祝苏顺遂最高中的日子。
当天晚上,苏顺遂犹如众星捧月般被众人环绕着,他面带微笑,不断地与每一个前来敬酒的人寒暄着。这些人都是苏顺遂的长辈,他们或慈祥地看着他,或豪爽地与他碰杯,每个人都对他赞誉有加。
苏顺遂深知这些长辈的身份地位,有些人的辈分甚至比苏护还要大上两辈。面对这样的场合,他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对每一个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尊重。
当有人向他敬酒时,苏顺遂总是毫不犹豫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阵灼热的感觉,但他却毫不在意,脸上始终挂着礼貌的微笑。
每一杯酒下肚,苏顺遂都能感受到周围人对他的赞赏和认可,这种感觉让他有些飘飘然。然而,他并没有被酒精冲昏头脑,依然保持着清醒和谦逊。
要说宴会上最开心的便是两位夫子,两年来他们在苏顺遂身上花了不少心思,几乎都是把苏顺遂当成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如今看着自己的继承人在科举上大放异彩,他们都有一种成就斐然的感觉。
苏顺遂自然也不会冷落了两位夫子,在接受了亲戚们的敬酒后,他提着两杯酒来到了两位夫子面前,他恭恭敬敬地弯腰,双手将酒杯递上,诚恳地说道:“夫子,这两年多谢你们悉心教导,顺遂才有今日之成绩,此恩此德,没齿难忘。”说罢,他仰头将两杯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水刺激着喉咙,却让他的眼神更加明亮。
两位夫子欣慰地对视一眼,其中一位夫子站起身,轻轻拍了拍苏顺遂的肩膀,感慨道:“顺遂,你本就天资聪慧,又勤奋刻苦,今日高中乃是你应得的。日后入了官场,也要保持这份初心,为百姓谋福祉。”另一位夫子也微笑着点头,补充道:“是啊,莫要辜负了自己的才华。”
苏顺遂认真地听着,用力地点头,回应道:“夫子放心,顺遂定铭记教诲,不负期望。”此时,周围响起了一阵掌声,众人都为这师生间的情谊所感动,也为苏顺遂的未来送上祝福。
当天晚上,苏府溢着欢乐的氛围,宴会持续到了凌晨才结束,众人在苏家住了一晚后,第二天早上才离去。
(http://shuyous.com/book/3211192-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