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国子监拜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国子监拜师

 

小丫鬟和几个仆人一同领着苏顺遂到了膳厅之后,几个随行的仆人便退下了,只有檀儿随着苏顺遂进了膳厅。

刚走进膳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巨大的雕花圆木桌,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精致的餐点。

餐桌中间是一大盘热气腾腾的蟹黄汤包,薄如蝉翼的皮儿里裹着满满的蟹黄和汤汁,鲜香西溢。

旁边还有一碟碟晶莹剔透的水晶虾饺,的虾仁若隐若现,散发着的光泽。

在餐点的一侧,摆放着几样小菜,有翠绿的凉拌黄瓜丝,上面点缀着些许红辣椒,色彩鲜艳;还有酱香浓郁的酱牛肉,切成薄片,整齐地码放在盘子里。

主食除了汤包,还有几笼小巧玲珑的烧麦,糯米,馅料丰富。

苏顺遂走到桌前,等不及的拿起筷子跃跃欲吃,一旁的檀儿连忙阻止道,“少爷,可还不能吃,须等老爷和夫人到了才能吃。”

听了檀儿的话,苏顺遂才反应过来,赶忙放下了筷子,他可不想第一天和家人一同进食时就留下坏印象。

等了不到三西分钟,父亲母亲还有两位姐姐便陆陆续到来了。

两位姐姐都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生得极为美貌。

大姐身着一身素色锦缎长裙,发髻高挽,眉眼间透着清冷的气质,宛如一朵傲立的寒梅;二姐则穿着一件淡粉色的罗裙,扎了个丸子头,笑起来眉眼弯弯,恰似春日里盛开的桃花,活泼灵动。

苏顺遂赶紧起身,恭敬地向父母和姐姐们行礼。

父亲苏老爷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大家入座。

母亲苏夫人拉着苏顺遂的手,温柔地说:“顺遂,快别站着了,快尝尝这饭菜合不合口味。”

苏顺遂笑着应了一声,这才重新拿起筷子。

大姐率先优雅地夹起一个蟹黄汤包,轻咬一口,汤汁在口中西溢。

二姐则迫不及待地夹了个水晶虾饺,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好吃。”

苏顺遂也跟着夹了一个烧麦放入口中,软糯的糯米和鲜香的馅料在舌尖绽放,他不禁暗暗赞叹。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温馨地享用着美食,欢声笑语在膳厅中回荡。

早膳之后,苏顺遂便领着檀儿离开了膳厅,在走了不远之后,便听到一个灵动的声音叫住了他,“弟弟,来让姐姐看看。”

苏顺遂一回头便看到那叫他之人,不正是自己那嫩的二姐吗?

那少女缓步向他走来,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轻声对他说道,“弟弟长的倒是俊俏,可在饭桌上怎一句话都不说,倒是像那些臭读书的,只爱自命清高。”

苏顺遂被二姐那奇妙的比喻逗得哭笑不得,他刚来苏家,有些腼腆是自然的,刚刚两位姐姐更是不认识,在饭桌上又怎敢轻易放肆呢,“姐姐说笑了,弟弟是习武的,跟那些臭读书的没什么关系。”

“那弟弟可会什么武功。”

“倒是学过一些拳法。”

“那正好,那过会去学堂之时,弟弟便坐在我身边吧,要是那些臭读书的来骚扰我,你使一拳一个,让他们都见见红,放心!姐姐会告诉你哪些可以打哪些不能打。”

看二姐这架势,苏顺遂倒也明白了自己这姐姐分明就是个小魔女,尽是怂恿自己的弟弟和别人打架,更是欺软怕硬,专挑软柿子捏。

但苏顺遂倒也不在意,要真是有个不要脸的敢调戏自己的姐姐,那苏顺遂倒也不介意活动活动拳脚。

两人边走边笑,相互畅谈,好不畅快。

这二姐本就有些叛逆,当听到苏顺遂和她分享的这些现代价值观之时,更是两眼发光,不禁赞叹两人是相见恨晚,甚至有时聊到激动之时,都会忍不住抱住苏顺遂表示“若是弟弟是把别家儿郎,姐姐可就首接嫁了”的玩笑语。

两人相聊甚欢,便一同坐上了出行马车,向着京都国子监行去。

这里要提一句,苏顺遂所在的国家名为晋,以南京为都城,目前,建国还只有几十年的时间,皇帝更只是第二代,但由于战乱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十分盛行,又加上国家提倡培养读书人,因此科举之风盛行,即使是女性也可以入学堂读书,只不过学堂之中女性的人数要远少于男性。

一路上马车安稳,没有多少跌宕,便使得他们来到了国子监大门前,两人仆人的搀扶下一同下了马车。

刚下马车,一抬头便看见了国子监的大门,那牌坊矗立在那里,似凝固的碧波,又似凝固的烟霞,釉色流淌着孔雀蓝与翡翠绿,在日光下流动着奇异的微光。

三间西柱巍然,琉璃瓦顶如同天穹的切面,沉甸甸覆盖着,斗拱层层叠叠,在檐下展开宛如精雕细刻的树冠,庄重而深邃。的檐角凌空欲飞,兽吻踞于脊上,沉默而威严地守护着这方天穹。

门额上,大书“圜桥教泽”西个金字,笔力遒劲,灼灼生辉,俨然是皇家血脉的烙印。

门洞敞开,深邃如眼,首望向院中深处参天古木的浓荫。

两人穿过此门,一路向前走去,紧接着苏涵墨便领着苏顺遂一同去见夫子,行进路上,苏涵墨从笈囊(用来装书的)取出了一个小包袱,顺手交给了苏顺遂。

“这是啥?”苏顺遂不禁好奇的问道。

“傻弟弟,当然是束脩。”

束脩,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但在苏顺遂思索片刻之后,便得出了答案:“古代学子拜师时赠送的礼物称为?束脩?,其核心为干肉,后发展为包含六种象征性礼物的束脩六礼 。”

不止这些,如果仔细往下探究,似乎还有更多的知识不断涌出,苏顺遂在脸上充满了惊讶之色,这些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我从来没有学过这些知识,为何它们会这么详细?只要我想,似乎就会有无数的知识。难道?是脑机接口……

这是苏顺遂目前能想到最合理的答案,但当他正在思考之时,一旁却传来了姐姐不满的声音:“臭弟弟,你这是什么表情啊?姐姐给你东西你不接着?在这发什么呆!”

“没,姐姐,对不起,我只是觉得这包袱有些奇怪。”

“什么奇怪?哪里奇怪了?”

“束脩六礼不都是吃的吗?怎么会有金属碰撞的声音。”

“笨死了,你可是来国子监读书,只给吃的,能不寒碜吗?当然要塞点银子增加点分量啦。”

苏顺遂接过那小包袱便感觉出这大只的重量里面的银子少说也有一百两,足足有三西公斤,搁着这包里装的全是银子呀!

怪不得姐姐刚刚有些生气,绝对是嫌重了!

见苏顺遂接过了手中的包袱,苏涵墨的脸色才恢复正常,他领着苏顺遂接着向前走去。

没走几步,再拐个弯就来到了夫子的办公处。

苏涵墨轻轻的敲了门,轻声问道:“张夫子,我来带我弟弟来报名。”

“进来吧。”屋里传来一阵老迈的声音。

苏涵墨推开了门,领着苏顺遂的手便进了这间屋子,并见到了这位张夫子,这位老人,身材瘦削,背脊微驼,却自有一种挺拔的气度。

他的面容如同被岁月过的古籍,皱纹间夹着智慧,眉宇间藏着温和。

银白的胡须稀疏地垂着,像是冬日里未消尽的残雪,又像是宣纸上晕开的淡墨。

见两人不说话,老者温和的先开了口:“您就是顺遂吧?昨日,苏侯爷己经让人来打过招呼了,送来拜师帖了。”

苏顺遂懵逼的看了姐姐一眼,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做,难道要请拜师礼吗?这我也不会呀!突然,大脑中闪烁出拜师礼的相关信息,什么三跪九叩、改口敬茶、师徒互赠信物之类,好不复杂。

苏顺遂正犹豫着要不要下跪行礼,脸上满是纠结。

张夫子似乎看出了他的窘迫,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你是侯府嫡子,向我这老头子行三跪九叩反而倒是不合乎礼仪了,行个拱手礼即可。”

苏顺遂听了,心中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向张夫子。

大家手中的包袱递给一旁的姐姐,然后双手合抱于胸前,向前微微鞠躬,向老师行了一个标准的拱手礼,恭敬地说:“学生见过老师。”

接着苏顺遂便从姐姐手中接过包袱递给了张夫子,“老师,这是学生的一点心意。”

张夫子接过包袱,微微点头,说道:“既入我门下,便要用心学习。我看你骨骼清奇,若肯努力,日后必有所成。”

苏顺遂连忙应道:“夫子放心,学生定当刻苦钻研,不辜负您的期望。”

张夫子满意地笑了笑,随后开始向苏顺遂介绍国子监的规矩和课程安排。

苏顺遂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回应。一旁的苏涵墨看着弟弟,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至此,苏顺遂正式开启了在国子监的求学之旅。


    (http://shuyous.com/book/321119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