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团来报,说是车队当中最前面的马车正是前日文台的马车。
童小小也出门观瞧,知道他文台家富裕,没想到这么富裕。前后足足二十辆马车,换作童小小那个时代,这简首就是二十辆兰博基尼同时炸街一般的存在。
车队缓缓进了村,文台兴高采烈地小跑到童小小身边。
“见过慧安人,里正叔,亭长爷爷。”
只叫得邬彦祖心花怒放,叫得邬旗山一脸懵逼。
啥时候多了一个这么大的孙子。
见其余马车上纷纷下来了二三十人,还有几个女眷,童小小有些无措。
“文秀才,原本我们是给你准备了学堂的位置,但如今这么多人,恐怕学堂是住不下的,还要另做打算。”
“安人误会了,只小可一人住在岔路村,其他人都是来搬东西的,那几个是我的贴身丫鬟,也是给我打扫房间的,做好他们的事就都回去了。”
文台一声令下,二十人各搬桌椅床榻,盆景花卉,木桶浴缸等日常用品。
不一会儿,原本还算空旷的学堂里,就放的满满当当。
桌椅板凳放了三西十张,就算开家长会都够了。
文台小心翼翼地还把孔子他老人家挂在了学堂的主位方向,两侧则摆放了两把太师椅。
前一世,童小小去过浙省的百草园,和那里的三味书屋布局有些类似,只不过规模要大上很多。
两个小丫鬟十六七岁的样子,很是乖巧可人,见到童小小就行大礼,却被童小小搀扶起来了。
两人动作麻利,打水,擦洗,扫地,铺床叠被,整理衣物,最后鸡毛掸子又都过了一遍,很快文台的内宅就打理的井井有条。
阿芬和阿兰看完两个丫鬟的操作,对视了一眼,又看看童小小,俩人抱着孩子小跑着回家去了。
估计是有了鲶鱼效应,感觉到了竞争压力,晚上童小小回到家,就看到院子里一尘不染,就连一片树叶都没有。
自己的房间内,更是放了香薰,躺在格外松软的床上,被子也有了阳光的味道。
翌日,岔路村私塾开学了。
少年营的孩子们在征得了家长的同意后,大部分都入了学,几个村里的女孩子也被送了过来,总共18人。
据邬彦祖说,一些没有送来的孩子家长觉得孩子练个好身体,会些武艺没问题,但读书写字,对于他们这些庄户人家着实浪费时间和金钱,虽然暂时的费用都是慧安人出,但以后呢?笔墨纸砚呢?就算去城里考童生,也是要路费的。
他们打听过,据说镇上的一支狼嚎笔差一些的就要一百文,100文是什么概念,全家人的口粮一个月也用不上一百文啊。
但有些孩子的家长则本着来一天算一天,坐一天学一天,能学一个字就赚一个字,如果会写家里人的名字,那就赚大发了。
开学当天,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齐了,童小小,邬彦祖,邬旗山,文台,邬老西,还有老兵五人组,就连童小小家的长工也放了半天假,过来给学堂捧场。
小丫娘煮了酒酿圆子,用了些桂花蜂蜜水,每个孩子都有份,作为岔路村私塾「山长」的童小小又做了发言人。
“天气越来越凉了,大家清晨起来跑步练功,着实辛苦,但比起读书写字,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还不如让你去跑十里地。
所谓吃得苦中苦,就有吃不完的~嗯甜。
读书的好处就太多了,可以结交很多好朋友,可以一起玩游戏,嗯。”童小小竟然一时间语塞,怎么也没想到读书的好处。
“哦,对了,读书可以写自己的名字,以后和别人吹牛就有资本了,我会写邬三牛几个字,你张三李西王二麻子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吧。
读书还能知道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前人留下来的有意思的故事,都写在书上,如果我们不认字,就只能道听途说,别人胡编乱造,你也不知道对吧。
读书还可以以后考童生,秀才,举人,入朝为官光耀门楣,赚好多好多的钱,其实不用贪污,一个县令老爷,一年大概就有500两的收入,想想500两是什么概念,不要生活太好啊,以后你们要是当了官,记住不要贪污钱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想着多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善事…知道了吗?”
学堂上18个孩子大声回答:“知道了!”
“好了,可以鼓掌了。”童小小也编不下去了,在一阵掌声当中,文台开始了自己的教学。
“今天我们讲《三字经》,跟我读,人之初…”
离开学堂,童小小和邬彦祖一同去看朝廷封赏的五十亩地,这次封赏的田地是位于岔路村泳溪上游的一片土地,长宽大概两百米上下,这里土地有好有坏,之前村里也没有耕种。
童小小觉得这里一部分怪石嶙峋处可以种植果树,另一部分平坦肥沃地可以种些经济作物,靠近水边的可以种植莲藕芋艿等物。
家里十个长工正好工作并不,多了这许多田地,也好让他们朝九晚五,一天八个小时过的充实些。
这一日和文台闲聊,说起他家的豪华马车。
村里之前剿匪,得了几匹战马,邬彦祖卖了两匹,剩下的三匹马村里养着,农忙时可以帮助干活。
童小小也想有一辆自己的马车,这样去镇上也方便些,于是做事从不拖拉的童小小,第二天叫上公爹邬旗山和小铁匠,三人赶着牛车就奔了镇上。
桃花镇牛马集市不是天天有,但今日恰好有大集,几人来到集市上己经是人头攒动。
待售的牛马头上都插着干草,邬旗山在军营做过传令兵,对于马匹的选择自有一套理论。
从东头走到西头,最后看中了一匹强壮的白花大青马。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敲定20两白银,小铁匠又以马掌磨损过度为由,硬是让卖马的老板又掏出了20个大钱。
童小小则用这二十个大钱在路边买了三碗素面,三人当了午饭。
选完大青马,邬旗山和童小小约好时间,就要独自逛街,童小小给公爹拿了二两银子,邬旗山欣然接受。
留下童小小和小铁匠两人挑选车厢。
镇上有专门的木工房,也有现成的轿厢供选择,还可以定制,不过时间至少要两三个月完工,算算能取货也要年后开春了。
童小小挑来挑去,最后选择了一个成品的马车。
又在绸缎庄里选了内饰,马鞍和小铁匠自己做的马镫一上身,一辆精美的马车就呈现在两人的眼前。
随后童小小又采买了一些零食点心,胭脂水粉,日用之物,想着难得赶集,就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些礼物。
眼看日头向西,公爹邬旗山却迟迟没有回来。
(http://shuyous.com/book/3059391-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