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寺的晨钟悠扬地回荡在曲女城上空,金色的阳光透过菩提树叶,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陈玄策与悉达多国王并肩立于殿前,望着广场上列队而立的天竺贵族青年们,他们身着华丽的丝绸长袍,佩戴着镶嵌宝石的金饰,却难掩眼神中对未知旅途的紧张与期待。
"陈将军,这些皆是我国王室宗亲与贵族子弟中的佼佼者。"悉达多国王手持镶满珍珠的权杖,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舍,"他们将作为质子随您入唐,既是两国交好的见证,也希望能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他抬手示意,身旁的侍臣立刻呈上一卷羊皮名单,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候选者的生平与学识。
陈玄策接过名单,目光扫过上面的梵文名字。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鸠摩罗什。他记得玄奘法师曾提起过这个聪慧过人的三王子,不仅精通天竺的梵文、巴利文,还熟读汉文经典,对《论语》《道德经》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位三王子,我早有耳闻。"陈玄策指着名单说道,"若他能前往长安,必能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悉达多国王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将军慧眼如炬。鸠摩罗什自幼便对大唐充满向往,曾多次向我请求前往学习。此次让他作为质子入唐,正是遂了他的心愿。"话音未落,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父王!我也要去大唐!"一个少年冲破侍卫的阻拦,跑到陈玄策面前。他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身着朴素的白色棉麻长袍,腰间挂着一串菩提子,眼神清澈而坚定。陈玄策认出,这是悉达多最小的弟弟,在中天竺平叛期间,他曾协助拉杰救治百姓,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仁心。
"阿难陀,不得无礼!"悉达多国王皱起眉头,"此次遴选质子,自有规矩。"然而阿难陀并未退缩,他转身面向陈玄策,声音洪亮地说道:"将军,我虽年幼,但我懂得医术,能辨百药。我想去大唐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也想把天竺的医学、天文、历法介绍给大唐的百姓。我发誓,一定不辱使命!"
陈玄策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年,心中暗自赞叹。这时,玄奘法师从殿内缓步走出,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此子根骨清奇,心怀慈悲,若能在长安游历,必能大有作为。"他转向悉达多国王,"陛下,贫僧以为,阿难陀可堪重任。"
悉达多国王看着弟弟坚定的眼神,又望了望玄奘法师,最终叹了口气:"罢了,既然法师与陈将军都认可,那便让你去吧。但你要记住,你代表的不仅是你自己,更是整个天竺。"阿难陀欣喜若狂,连忙跪地叩谢。
遴选继续进行,陈玄策与玄奘法师、悉达多国王一同对每位候选者进行考察。有的青年展示了精湛的梵文书法,有的则现场背诵大唐诗词,还有的表演了天竺传统的星象推演术。其中,一位名叫达摩的贵族子弟引起了陈玄策的注意。他不仅擅长骑射,还对大唐的兵法颇有研究,能熟练说出《孙子兵法》中的诸多名句。
"达摩,你为何想前往大唐?"陈玄策问道。达摩眼神炽热:"将军,我听闻大唐疆域辽阔,人才辈出。我渴望学习大唐的军事策略与治国之道,将来回到天竺,为国家效力,也让两国百姓永享和平。"这番话赢得了在场众人的赞许。
经过一整天的遴选,最终确定了十位质子。除了鸠摩罗什、阿难陀和达摩,还有精通音律的乐师之子、擅长建筑的工匠世家子弟等,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将带着各自的学识与技艺,开启前往大唐的旅程。
当晚,那烂陀寺为十位质子举行了盛大的祈福仪式。寺内高僧们齐声诵经,钟声、梵唱声回荡在整个寺院。烛光中,十位质子身着崭新的服饰,佩戴着象征两国友谊的玉佩,神情庄重。陈玄策站在一旁,看着这些即将踏上异国土地的青年,心中感慨万千。他们不仅是质子,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肩负着增进两国了解与友谊的重任。
祈福仪式结束后,阿难陀跑到陈玄策面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将军,我己经迫不及待想看看长安的样子了!听说那里有巍峨的宫殿、热闹的市集,还有数不清的书籍..."陈玄策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长安确实如你所想,甚至更加繁华。但记住,学习之路漫长而艰辛,你要做好准备。"阿难陀用力地点点头:"我一定不会让将军和父王失望!"
夜色渐深,那烂陀寺恢复了平静。陈玄策望着星空,玉符在腰间微微发烫,符文光芒与星辰遥相呼应。他知道,这些质子的到来,将为大唐与天竺的交流翻开新的篇章,而自己,也将在这历史的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http://shuyous.com/book/3147410-1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