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晨雾还未散尽,陈府门前己聚集了前来道贺的人群。朱红大门缓缓推开,身着崭新朝散大夫官服的陈玄策出现在众人眼前。绯色锦袍上,金线绣就的云鹤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腰间革带系着象征三品官员的玉带銙,每一块方形玉板都打磨得温润透亮,中央以错金工艺镌刻着西域风格的忍冬纹。
"恭贺陈大人!"此起彼伏的祝贺声中,陈玄策抱拳还礼,目光扫过庭院里摆放的贺礼。波斯商人送来的鎏金狮身人面像立在太湖石旁,狮爪下的底座刻着楔形文字;天竺使团进贡的孔雀羽扇展开足有丈余,每根羽毛末端都缀着红宝石,在微风中轻轻颤动。这些来自异域的奇珍异宝,无声诉说着那场横跨万里的远征。
后宅内,陈夫人正小心翼翼地为丈夫整理玄甲金盔。这顶御赐头盔以昆仑玄铁锻造,十二颗东海夜明珠镶嵌在盔檐,组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护额处的蟠龙浮雕栩栩如生,龙睛以祖母绿宝石镶嵌,随着角度变换折射出神秘的幽光。"那日在丹凤门,玉符显圣的场景,妾身现在想起仍觉得不可思议。"夫人轻抚着冰凉的甲胄,声音里带着后怕与自豪。
陈玄策接过头盔,指尖触碰到龙角处的纹路,思绪不禁回到埃克巴坦那的决战之夜。当时玉符化作金色巨龙,与阿尔达希尔的蛊毒邪阵激烈交锋,符文光芒照亮了整个王宫废墟。如今玉符虽己送入鸿胪寺,但那份温润的力量,仿佛仍残留在指尖。
与此同时,蒋府内传来金铁相击的铮鸣。蒋师仁握着金错刀在演武场演练刀法,刀身错金镌刻的《破阵乐》文字在阳光下流转生辉。每当刀锋划破空气,都会发出清越的鸣响,刀刃上的血槽中隐隐泛着蓝光——这把由昆吾铁锻造的神兵,淬火时加入了天竺特有的寒魄石,锋利程度远超普通兵器。
"蒋将军好刀法!"围观的军校们齐声喝彩。蒋师仁收刀入鞘,目光落在刀柄的螭龙纹上。螭龙双目镶嵌的黑曜石,与他在敦煌缴获的迦叶宗法器上的宝石如出一辙。那时他们在月氏古道遭遇伏击,正是玉符的光芒识破了敌人的伪装,符文锁链缠住了操控赤瘴藤的黑袍人。
鸿胪寺内,迎接玉符的仪式庄重而神秘。玉符被放置在九层高的紫檀木塔中,每层塔身都雕刻着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故事。最顶层的琉璃罩下,玉符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符文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仿佛在与周围的佛经壁画对话。鸿胪寺卿率领僧侣们念诵经文,梵音袅袅中,玉符光芒突然暴涨,在墙壁上投射出动态的星图,与大唐天文学家李淳风绘制的《麟德历》星象图完美重合。
"此乃天赐祥瑞!"主持仪式的天竺高僧双手合十,"玉符归位,预示着天竺与大唐的因缘将如恒河之水,绵绵不绝。"随着他的话音,玉符光芒化作十二道金芒,分别射向鸿胪寺的十二座殿堂,所到之处,尘封的西域典籍自动翻开,露出记载着古老文明的文字。
长安街头,百姓们争相传递着两位英雄的喜讯。茶楼里,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各位看官!那陈玄策将军手持玉符,在埃克巴坦那王宫召唤出金色巨龙,瞬间击溃了迦叶宗的万蛊邪阵!"台下听众听得如痴如醉,有人忍不住追问:"那玉符如今放在何处?"说书人压低声音:"就在鸿胪寺!听说每日戌时三刻,还能看见符文在空中书写梵文呢!"
在西市的波斯商馆,大食商人阿里正对着玉符的临摹图啧啧称奇。"我在丝绸之路行走二十年,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宝物。"他转动着手中的绿松石念珠,"大唐皇帝将它放入鸿胪寺,真是高明之举。这不仅是一件神器,更是向世界宣告:大唐,有容纳万邦的胸怀。"
夜幕降临,陈玄策独自来到鸿胪寺。月光下,玉符塔泛着柔和的金光,符文光芒在夜空中勾勒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图。他想起唐太宗的嘱托:"建'万国来朝阁'之事,就交给你了。"指尖不自觉地着腰间曾经悬挂玉符的位置,那里仿佛还残留着温热的触感。
"将军在想玉符?"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蒋师仁握着金错刀走来,刀鞘上的鎏金纹饰在月光下闪烁,"我今日去兵部报备,听说陛下打算让我们参与修订《西域舆图》。"
陈玄策点头,目光依然凝视着玉符塔:"明日我便去那烂陀寺的长安分院,与鸠摩罗什他们商议典籍翻译之事。玉符虽己归位,但它带来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此时,玉符塔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符文光芒化作无数萤火,飞向长安城的各个角落。在弘文馆,天竺质子们正在研习大唐律法,萤火落在他们的竹简上,将晦涩的条文翻译成梵文;在太医院,阿难陀与太医们探讨着新的药方,萤火照亮药柜,让西域草药与中原药材的配伍之法更加清晰。
长安城的灯火渐渐熄灭,唯有鸿胪寺的玉符塔始终散发着温暖的光芒。这光芒,是荣耀的见证,更是新征程的起点。陈玄策与蒋师仁站在月光下,望着这座承载着无数故事的都城,深知封官赐爵不是终点,而是肩负更大使命的开始。玉符虽己不再随身,但那份守护家国、融通万邦的信念,早己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如同长安的城墙般,坚不可摧。
(http://shuyous.com/book/3147410-1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