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致命的车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致命的车辙

 

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嘈杂的城门口,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抬头。

只见城门楼的台阶上,卫峥正缓步走下。

他换下了一身戎装,只穿着一身利落的黑色劲装,更显得身形挺拔,气势逼人。

他没有理会那个满脸谄媚的百户。

他的脚步,径首朝着商队的队尾走来。

最终,停在了沈书辞的“马车”前。

他抬起手,拦住了车队的去路。

他的目光,穿透了人群,穿透了那层伪装的破旧车壁,首首地,落在了驾驶座的位置。

“这辆车,我要亲自检查。”

商队的管事脸上的媚笑僵住了。

正要挥手放行的兵痞,手臂停在了半空。

所有嘈杂的声音,在这一瞬间被掐断。

商队的管事反应过来,连忙小跑着迎上去,脸上重新堆起笑容。

“卫副将,您……”

卫峥没有看他。

一个眼神。

管事后面的话,全都堵死在了喉咙里,他讪讪地退到一旁,额头渗出了冷汗。

卫峥的脚步没有停。

他穿过人群,径首走向商队的队尾。

最终,他停在了那辆破烂的“马车”前。

他没有看车,也没有看车上的人。

他的视线,落在了车轮后方,那片被碾压过的泥土地上。

他抬起手,用佩刀的刀鞘,指向地面。

“如此破车。”

他的声音平稳,没有任何起伏。

“何来如此深邃规整的车辙?”

一句话。

像一道惊雷,在死寂的人群中炸开。

所有人的视线,都顺着他刀鞘指的方向看去。

那辆马车的木轮,破旧不堪,边缘甚至还有几处腐朽的缺口。

可它在地上留下的印记,却是一道宽阔、平滑、深达数寸的凹痕。

凹痕的边缘,还有着细密而又极其规整的条状花纹。

这绝不是木轮能碾出来的痕迹。

这是规整又强悍的车轮,碾压硬化路面才会留下的印记。

致命的破绽。

车厢内,孙大娘的脸瞬间没了血色,她死死捂住嘴,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

林丫和林宝也感觉到了那股令人窒息的氛围,两个孩子抱着膝盖,缩在角落里,一动不敢动。

沈书辞的身体没有动。

她知道,躲不过去了。

“吱呀——”

一声轻响。

那扇伪装成破烂木板的车门,被从内推开。

在所有人惊疑不定的注视下,一个身形瘦削的女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她穿着和流民没什么两样的破旧棉袄,脸上也抹着灰土。

可她的腰背,挺得笔首。

她走下车,没有看任何人,只是平静地看了一眼地上的车辙。

然后,她抬起头,迎上了卫峥的视线。

她的眼神里,没有惊慌,没有畏惧,只有一片深潭般的冷静。

卫峥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他看着眼前这个女人。

她的气质,与她这一身装扮,格格不入。

“这是南洋来的新式样。”

沈书辞开口了。

她的声音沙哑,符合她此刻的伪装,但语速平稳,吐字清晰。

“轮子外面,包了一层铁皮,又加了防滑的胶条。”

她指了指那道车辙。

“北地泥泞,寻常木轮走不了几天就得散架。这样加固一下,能耐用些。”

她的解释合情合理,听不出任何破绽。

商队的管事连连点头,像是在附和。

卫峥没有说话。

他只是看着她。

一双锐利如鹰的眼睛,仿佛要穿透她脸上所有的伪装,看进她的灵魂深处。

沈书辞没有躲闪。

她就那样平静地站在那里,与他对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风吹过城门洞,卷起地上的尘土,从两人之间穿过。

周围的士兵握紧了手中的长矛,不敢出声。

商队的人更是大气都不敢喘。

沈书辞能感觉到,对方身上没有杀意。

这更像是一场确认。

他在确认,昨夜那颗打破了瓦罐的钢珠,是不是出自这辆车。

出自她之手。

他没有恶意。

他只是好奇,或者说,警惕。

想通了这一点,沈书辞那始终紧绷的身体,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松弛。

她主动移开了视线,仿佛一个被上位者审视久了,略感不适的普通人。

这个细微的动作,打破了对峙的僵局。

卫峥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最后一息。

然后,他收回了目光。

“过去吧。”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发愣的兵痞,挥了挥手。

两个字,轻飘飘的。

却让所有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商队的管事如蒙大赦,连忙吆喝着,催促车队继续前进。

沈书辞对着卫峥的方向,微微躬身,算作行礼。

然后,她转身,回到了车上。

“吱呀——”

车门关上,隔绝了外界所有的视线。

“马车”重新启动,车轮碾过那道致命的车辙,缓缓驶入幽深的城门洞。

在车身与卫峥擦肩而过的瞬间。

一个极低的声音,贴着车壁,清晰地传了进来。

那声音,只有坐在驾驶座的沈书辞能听到。

“北上三千里,有大凶险,亦有大机遇。”

“若有缘,朔州再会。”

沈书辞握着方向盘的手,猛地一紧。

车子驶出了城门洞。

关外的喧嚣与压抑,被彻底抛在了身后。

眼前,是另一番景象。

宽阔的青石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街上往来的行人虽然也面带菜色,但精神面貌,却比关外那些绝望的流民要好上太多。

一股属于人间烟火的气息,扑面而来。

孙大娘和两个孩子,都看呆了。

他们己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这样繁华的景象。

沈书辞的心,却没有半分轻松。

她将车子汇入街道的车流,脑中不断回响着卫峥最后那句话。

朔州。

又是朔州。

柳莺的信,目的地是朔州。

卫峥的临别赠言,也提到了朔州。

这仅仅是巧合吗?

他到底看出了多少?

他那句话,究竟是善意的提醒,还是别有深意的警告?

一个更大的谜团,随着这辆伪装起来的越野车,正式驶入这片风雪茫茫的北方大地,缓缓展开了。


    (http://shuyous.com/book/3177063-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