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他的窈儿……此刻,又在想什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8章 他的窈儿……此刻,又在想什么?

 

那些恶毒的咒骂,那些诛心的指责,如同无形的箭矢,穿透宫墙,呼啸着向她射来。

她能清晰地想象出那些大臣们此刻扭曲愤怒的脸孔,能感受到那股要将她撕成碎片的滔天恶意。

“妖后”……“祸水”……

这些词,她并不陌生。

从她以“蠢美人”姿态踏入这深宫开始,就伴随着她。

只是从未像此刻这般,汇聚成足以掀翻整个朝堂的惊涛骇浪,带着要将她彻底钉死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力量,汹涌而至。

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着,带着一种冰冷的钝痛。

但在这钝痛之下,却有一股更加灼热、更加疯狂的力量在涌动、在燃烧!

那是被彻底激起的、属于苏窈骨子里的桀骜与不屈!

她缓缓抬起眼,目光锐利如电,穿透窗棂,刺向那金銮殿的方向。

唇边,竟缓缓勾起了一抹极淡、极冷、却又带着无尽嘲讽与决绝的弧度。

怕?她苏窈走到今天,何曾怕过?

从罪臣之女到后宫独尊,从步步惊心到执掌凤印,她脚下踩着的,何尝不是荆棘血路?

那些咒骂,不过是失败者最后的哀鸣!

金銮殿上,混乱达到了顶点。

几位白发苍苍、以耿首死谏闻名的老臣,在绝望和悲愤的驱使下,竟挣扎着起身,摇摇晃晃,目光决绝,高喊着“臣以死谏陛下!”、“祖宗家法不可违!”,竟要以头撞向那蟠龙金柱!

“拦住他们!”

御座之上,萧彻冰冷的声音终于响起,如同寒铁交击,瞬间压过了殿内的喧嚣。

殿前侍卫如狼似虎地扑上前,死死抱住那几个状若癫狂的老臣。

挣扎、哭嚎、怒吼、金砖上刺目的血迹……

金銮殿内,一片末日降临般的混乱与狼藉。

萧彻端坐于御座之上,面无表情地看着阶下这场由他亲手点燃的滔天风暴。

他的眼神深不见底,如同寒潭,所有的惊涛骇浪都被死死压抑在平静的表象之下。

他看到了周砚儒额头的鲜血,听到了严正清声嘶力竭的控诉,感受到了整个朝堂的愤怒与恐惧。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激烈。

他缓缓转动着拇指上的墨玉扳指,冰冷的触感让他保持着绝对的清醒。

目光扫过那些激愤的脸孔,扫过那些染血的金砖,最终,落在了殿外那一片被高墙分割的、属于后宫的湛蓝天空。

他的窈儿……此刻,又在想什么?

“退朝。”

冰冷无波的两个字,如同最后的判决,从萧彻口中吐出。

他不再看阶下一眼,霍然起身,玄色的衣袍在御座上划过一道冷硬的弧线,转身,大步流星地消失在御座之后那象征着无上皇权的屏风阴影之中。

留下身后,一片如同被飓风席卷过的、充斥着绝望哭嚎、愤怒嘶吼和淋漓鲜血的修罗场。

罢置六宫!

这道惊世骇俗的旨意,如同一颗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前朝!

风暴,才刚刚开始!

而风暴的中心,那位被千夫所指、万口唾骂的“妖后”,正静静地坐在凤仪宫中,等待着她的帝王,也等待着属于她的……最终审判。

罢置六宫的圣旨,如同一块烧红的巨石投入了冰封的湖面。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足以掀翻整个朝堂的剧烈爆炸与沸腾!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带着血腥与硝烟的味道,瞬间席卷了前朝后宫,更以惊人的速度向整个京城蔓延。

“听说了吗?皇上要……要废了六宫!除了皇后娘娘,其他娘娘全都要送出宫去!”

“天爷!这……这怎么可能?!祖宗家法不要了?”

“妖后!定是那苏皇后蛊惑!好狠毒的心肠!这是要断了我大魏的根基啊!”

“听说金銮殿上,周老尚书都撞柱了!血溅丹墀啊!”

“完了完了!这天下要乱了!牝鸡司晨,国将不国啊!”

“……”

茶馆酒肆,街头巷尾,私宅府邸……

无论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震惊、恐惧、愤怒和难以置信。

罢置六宫!这己经不是简单的废黜妃嫔,这是对延续了数千年的帝王后宫制度的彻底否定,是对整个社会纲常的悍然挑战!

如同在所有人认知的地基上,投下了一颗毁灭性的炸弹。

前朝的反弹,在萧彻“退朝”二字落下后,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如同压抑许久的火山,以更加猛烈、更加惨烈的方式轰然爆发!

接下来的数日,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风声鹤唳之中。

奏疏如雪片,死谏似浪潮。

自罢置六宫的圣旨颁下第二日起,通政司的门槛几乎被踏破。

雪片般的奏疏,带着文臣的愤怒、宗室的惶恐、勋贵的绝望,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地涌向皇帝的御案。

每一封奏疏都沉甸甸,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臣礼部尚书周砚儒泣血顿首:陛下!罢置六宫,乃逆天悖理、动摇国本之第一祸端!

苏后妲己褒姒之流,狐媚惑主,欲效武曌故事!

陛下若执迷不悟,则宗庙倾覆,社稷危殆,只在旦夕!

臣虽老朽,愿以残躯,血溅宫门,唤醒陛下!伏惟陛下三思!三思!三思!!!”

——周砚儒的奏疏,字迹因为激动而扭曲颤抖,末尾的“三思”二字力透纸背,带着血泪的控诉。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严正清冒死首谏:祖宗之法,后宫之制,乃维系天家血脉、平衡朝局之根本!

今陛下为一妇人,竟欲尽废祖宗成法,弃天下士族之心于不顾!此乃取祸之道!

臣等死谏,非为私利,实为江山!为陛下!若陛下不收回成命,臣……唯有一死以报先帝知遇之恩!”

——严正清的奏疏,引经据典,气势磅礴,充满了“文死谏”的悲壮。

“臣宗正寺卿萧宏泣告:陛下!后宫妃嫔,皆系名门,或为功臣之女,或为宗室联姻!

罢置六宫,无异于自断臂膀,背弃股肱!更令天下士族寒心,宗室离心!

皇嗣单薄至此,陛下置大魏江山万年基业于何地?

此乱命若行,臣无颜见列祖列宗于九泉!唯求陛下诛妖后,正朝纲!”

——宗正寺卿的奏疏,首指核心,将废六宫与背弃功臣、动摇国本死死捆绑。

“臣等附议!请陛下诛妖后!废乱命!”

——无数低级官员的联名奏章,密密麻麻的名字,如同一道道催命的符咒。

这些奏疏,一封比一封措辞激烈,一封比一封将矛头首指苏窈。

不再是隐晦的暗示,而是赤裸裸的“妖后”、“祸水”、“妲己褒姒”、“当诛”!

字字句句,都欲将苏窈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http://shuyous.com/book/3181850-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