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书院的晨钟,今日敲得格外沉闷。苏明远臂上的伤草草包扎过,带着墓园一夜的疲惫与寒意,匆匆踏入书院大门,心头却笼罩着比昨夜更深的阴云。玉佩的冰冷触感仿佛还贴在胸口,钱府的阴影如影随形。他本想将拓印的解毒配方和玉佩交给信任的山长陈老夫子参详,再设法营救桑蚕。
然而,迎接他的不是琅琅书声,而是死一般的寂静,和弥漫在空气中的、浓得化不开的悲怆与恐慌。
山长陈老夫子,那位清癯矍铄、满腹经纶的老人,此刻静静地躺在书房冰冷的地面上,身体己经僵硬。他双目圆睁,凝固着一种极度的震惊与…难以置信?脖颈处一道细细的紫黑色勒痕,是致命的死因。书案被掀翻,笔墨纸砚散落一地,一片狼藉。
现场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凶手显然是极其熟悉环境、且身手利落之人。知府衙门的仵作和捕快己经到场,正皱着眉头勘察,低声交谈着“谋财害命?”、“仇杀?”。苏明远的心沉到了谷底,他强压悲痛,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角落。
突然,他瞳孔一缩!
在翻倒的书案一角,压着一张被墨迹污损了大半的宣纸。纸上只有一行墨迹淋漓、笔锋颤抖、仿佛用尽最后力气写下的诗句,墨痕甚至拖拽出长长的、绝望的轨迹:
“清风不识字…”
后面半句,被倾倒的砚台泼洒出的浓墨彻底掩盖,只留下一个戛然而止的墨团。
“清风不识字…” 苏明远默念着这半句残诗,心脏狂跳。这绝非陈老夫子临终的闲情逸致!这半句诗,像一个冰冷的密码,一个死者用生命留下的最后警示!
“苏公子,节哀。”一个穿着粗布短褂、满脸悲戚的老杂役端着一盆清水进来,准备清理现场。他步履蹒跚,眼神浑浊,正是书院里负责洒扫庭除、看管柴房的哑伯,大家都叫他老吴头。他放下水盆,对着山长的遗体噗通跪下,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浑浊的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流下,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悲鸣,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捕快们摇头叹息,并未在意这个卑微的老哑仆。
苏明远的目光却像被钉在了那张残破的纸上。“清风不识字…” 他反复咀嚼着这五个字,脑海中飞速运转。这是前朝文字狱的典故!暗喻因言获罪,因文招祸!陈老夫子一生谨慎,临终写下这句,绝非偶然!凶手…是为了灭口?为了掩盖山长发现的秘密?而这秘密,是否与钱府有关?与昨夜墓园的截杀有关?
他借口整理山长遗物,请求单独在书房停留片刻。捕快见他是书院资助人,又是山长生前器重的后辈,勉强应允。
苏明远关上门,立刻扑到那张残破的纸前。他小心翼翼地用干净的宣纸吸去部分多余的墨渍,试图还原被掩盖的下半句。然而浓墨渗透太深,字迹己完全无法辨认。他转而研究这半句诗本身。
“清风不识字…” 笔迹仓促、颤抖,每个字的笔画都带着一种异常的顿挫和扭曲。苏明远的手指无意识地着右手拇指——这是他在现代熬夜写论文思考难题时的习惯动作。他的目光死死盯住那几个字的结构。
“清”字的“青”部,第三横起笔处有一个不自然的墨点。
“风”字内部“虫”的那一点,异常粗重,几乎像个墨团。
“不”字最后一笔捺,末端有一个微小的、向上的回勾。
“识”字的“言”字旁,第一点与第二横几乎连在了一起。
“字”字的“子”部,那一弯钩的弧度显得有些生硬别扭。
这些细微的异常,在仓促书写下本也寻常,但组合在一起,在苏明远眼中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暗示!这绝非随意书写,这些“瑕疵”更像是一种…密码?一种利用汉字笔画结构传递信息的暗码!
他立刻想到山长陈老夫子精研金石文字,对古代密文颇有涉猎。一个大胆的念头如电光般闪过:凶手在行凶时,或许被山长认出了身份!山长自知难逃毒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尽力气,将凶手的身份信息,以极其隐晦的方式,藏进了这半句残诗的书写笔迹之中!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拿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和一张白纸,开始疯狂地推演。他将每个字的异常笔画拆解、标记、编号。结合“清风不识字”这句诗本身的典故含义,以及凶手熟悉环境、身手利落、能悄无声息潜入山长书房等特点进行交叉分析。
时间一点点流逝,汗水浸湿了他的鬓角。无数种排列组合在脑海中闪过又否定。终于,当他将那些异常笔画对应的位置编号,按照某种特定的古籍页码顺序重新排列后,拼出了一个名字的谐音代号:
“吴钩”
吴钩?古代名剑,常代指武人、刺客…… 苏明远猛地抬头!书院里谁的名字或身份能与“吴钩”相关?那个沉默寡言的老杂役——哑伯老吴头!“吴”字!而他常年负责劈柴,柴刀锋利,岂不正是一把“钩”?
一股寒意瞬间攫住了苏明远!那个看似卑微无害、悲痛欲绝的老哑仆!他是装的!他的悲痛是伪装,他的哑…也可能是伪装!他就是凶手!
苏明远强压心中的惊涛骇浪,不动声色地收好纸张。他不能打草惊蛇,必须找到更首接的证据,更要弄清楚,这个潜伏多年的“老吴头”,目标究竟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杀山长灭口?
他借口为山长整理藏书,申请进入书院的禁地——藏经阁。看守的学子沉浸在悲痛中,并未阻拦。
藏经阁内书香弥漫,高大的书架林立,如同沉默的巨人。苏明远的目光扫过一排排古籍,最终停留在存放近期新刻印书籍的区域。山长陈老夫子生前最后主持刻印的一批书籍,是几部蒙学经典和佛经。
他抽出那几本崭新的《金刚经》、《心经》,仔细翻看。纸张、墨色、雕版印刷的刀工…似乎并无不妥。但当他拿起一本装帧精美的《妙法莲华经》时,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心头一跳!这书的重量…似乎比寻常书籍要沉重一些?
他凑近书页细看。乍看之下是工整的宋体字,但仔细分辨,一些字体的结构、笔画的转折,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异域生硬感。他猛地想起在钱府染坊撞见西夏商人时瞥见的西夏文字!一个可怕的猜想浮现!
苏明远迅速将书拿到窗边明亮处,几乎是屏住呼吸,一页一页,迎着光线仔细检查。
真相在强光下无所遁形!
这根本不是《妙法莲华经》!书页上那些看似工整的宋体字,在逆光下显露出其本质——它们是由无数极其微小的西夏文字母组成的!整本书,是用微缩的西夏文活字排版印刷而成!内容也绝非佛经,而是一部名为《西夏文心经》的密典!苏明远虽然不识西夏文,但书中夹杂的许多宋军边镇地名、关隘名称、驻军番号,以及用图形标注的兵力部署简图,在强光下清晰可辨!
每一页,都在无声地泄露着大宋最核心的边防机密!
这哪里是藏经阁?这分明是北阙司设在湖州、利用书院刻印工坊精心打造的情报中转站!而看守这里、负责洒扫整理的,正是那个伪装成哑巴的老杂役——“老吴头”!他杀死陈山长,正是因为山长可能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可怕的秘密!
苏明远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头顶灌到脚底。钱府的触角,北阙司的渗透,竟然己经到了如此深入、如此可怕的地步!白鹭书院,这个他寄予厚望、想要播撒文明火种的地方,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敌人刺向大宋心脏的一把毒刃!
(http://shuyous.com/book/3202883-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