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伤心之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一章 伤心之处

 

她讲述自己这些年如何从“被凝视者”成为“视线的主人”,讲述如何从一个在爱里卑微而盲目的年轻女孩,成为如今能主导画布每一寸呼吸的女人。

她说:

“有时候,一个女人画不下去,并不是因为她没有灵感!”

“是她太久没被真正看见了!”

“我们活在太多被定义的目光中,那些目光不一定恶意,但足够沉重!”

“我们要学会,不再为了谁而画!”

“也不再为了谁,停笔!”

这段话说完的那一刻,场内安静如雪。

她在结尾停顿了一下,然后补了一句:

“包括过去的自己!”

“那个曾爱过谁、恨过谁、也为某个名字画过半生轮廓的自己!”

“谢谢她,愿她安!”

她说完,全场响起掌声。

她却只是低头,鞠了一躬,走下台。

林庭深坐在最后一排,整整听了一小时,始终一动不动。

他手中握着那本她第一次展出时的画册,页角早已卷边,像被他反复翻阅了无数次。

在她最后鞠躬时,他眼睛一热,悄悄闭了闭。

他知道,她不会再回头了。

可他还是觉得,能亲耳听她讲述自己的成长,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解释的圆满。

他离开得很安静,等会后交流开始时,便已悄然消失在人群中。

傍晚时分,苏蔓宁也准备离开。

但当她回到休息室时,助理递给她一个小纸袋,说是门口有人托带的。

她打开,是一张手写卡片。

【我曾是你的观众,如今,愿你看向世界时,再也不必回望我!】

落款没有名字。

她看了一眼,将卡片折好,放入手边的书袋中。

这一次,她没有流泪。

也没有微笑。

她只是站在那扇未曾关紧的窗前,望着远处天边低沉的云层,低声说了一句:

“林庭深!”

“你终于学会了!”

“不是所有人都该在你的世界里被等待!”

“而我,不会再是你人生的题目!”

她转身离开,阳光在她肩头碎成斑斓光点。

她的脚步稳,步伐缓,却从未像此刻这样坚定。

她知道,风会来,雨也会落,天还会晚—

可她已经,不怕了。

进入七月,江城真正迎来盛夏。

昼长夜短,气温日渐攀升,整座城市仿佛被蒸在闷热的水汽里。

街边的石榴花开得红艳,蝉鸣声一波接一波地穿透行道树的枝叶,从早到晚,从未停歇。

苏蔓宁的画室窗外就是一棵高大的苦楝树,绿色浓密,把整个窗台遮得阴影斑驳。

每到午后最热的时候,蝉声在枝头最响,她便会放下画笔,坐在椅子里闭眼听风,仿佛借着那一层蝉鸣,能将头脑中尚未沉淀的情绪一层层剥离,晾晒干净。

《未归·亦安》完成之后,她没有再创作新的作品。

她将自己锁在一个缓慢的节奏里,处理基金会新一期的合作计划,指导学生写艺术申请信,偶尔为几个青年创作者提供展览建议。

她的日子过得像一滴水,不激不起波澜,却也干净剔透。

她很久没有见过林庭深了。

不是故意回避,也不再思索缘由。

只是时间把两人缓缓拉开,像在漂洗一块被颜色浸染过的布,每一次冲刷都将浓度稀释得更淡一些,直到那抹红只剩轮廓。

但她知道,他还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

有时她走在街边,会无意瞥见一辆熟悉的车停在路口,却从未再靠近过。

有时她在新闻里看到“朝光基金”捐助的新项目,项目执行人换了几位,他的名字却始终被保留在发起人位置。

他从未真正离开她的人生,只是学会了,怎样不再出现在她的生活。

七月中旬,宁光基金举办了“女性独立艺术十年成长”闭门座谈。

苏蔓宁是压轴发言人。

她穿了一身素白的亚麻长裙,素净清淡,像从纸页中走出的一笔画。

在她发言前,全场熄灯,放映了一段短片,是“朝光”项目匿名记录的艺术家成长片段,剪辑温柔,语言节制,其中有一个瞬间,是她站在学生们中间,背对镜头,正低头为一位女孩整理调色板。

那段画面极短。

却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因为她的动作太熟悉了—像是曾经她也被人这样轻轻扶过。

她的发言没有华丽措辞,只是缓缓说道:“很多人问我,‘你是怎么走到现在的?’我想说,我不是靠了多大的天赋,也不是靠了多高的目标,我只是经历了不被理解、被误解、被丢弃、被期待,然后在那些碎片里,拼凑回一个可以继续画画的我!”

“画画不是为了美!”

“画画是为了活下来!”

这句话一落,全场寂静。

她顿了顿,抬眼扫过台下,眼神在后排那一抹安静黑影上停留了不到一秒,又轻轻掠过。

“我活下来了!”

“所以我还在画!”

座谈会结束后,天边正落日。

程晚将她从人群里拉出来,两人一起走到展馆外的长廊,吹风。

“你那句话太狠了!”程晚轻声说。

“可是真的!”

苏蔓宁转头看她:“你还记得我最想画画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吗?”

“是我爸住院前一个星期!”

“我在走廊里哭,抽泣得像个被掏空的躯壳!”

“是他拉着我说,‘你别哭,你可以不活得很幸福,但你一定要活得很像你自己’!”

“所以我画!”

“不是为了得奖,不是为了出版,不是为了认可!”

“我只是想在那些快死掉的时刻,让我自己看一眼,我还在!”

她说完,低头系了下裙带,语气柔.软了一些:“如果不是他—”她没说出名字,只顿了顿:“也许我早忘了这条路!”

程晚没出声,只抬手握了握她的肩。

黄昏时分,林庭深走出展馆后门,脚步缓慢,像踩在一条记忆太重的路上。

他没有走近她们。

只是远远站了一会儿,然后转身离开。

夜色将整座城市吞进影里,他的背影也缓缓被灯光拉长,在街角悄无声息地散去。

他如今的生活极其规律,早八点到“朝光”,晚六点准时离开,不参加晚宴,不接受采访,不发布社交信息。

他身边人都知道,他这一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


    (http://shuyous.com/book/3209640-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