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盐花生的试做很成功。舒小满把花生用盐水泡透,沥干后拌上花椒粉和盐,再用小火慢慢炒,炒得花生壳都带着香味,咬开一口,咸香酥脆,越嚼越有味道。
第二天一上架,椒盐花生就成了抢手货。有个拉板车的大叔买了半斤,蹲在铺子门口就着茶水吃起来,边吃边赞:“这花生比供销社的好吃多了!”
舒小满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她正忙着招呼顾客,就见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人走进来,慢悠悠地打量着货架,眼神里带着些挑剔。
“这芝麻酥多少钱?”女人拿起一块问。
“八分钱一块。”舒小满回答。
女人撇撇嘴:“这么贵?供销社才七分钱。”说着,放下芝麻酥,又拿起红薯干,“这红薯干看着不怎么样,能好吃吗?”
舒小满没生气,笑着说:“您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女人尝了一口,没说话,但眼神里的不屑少了些。她没买东西,转身走了。
周翠兰看着她的背影,低声说:“这是街西头‘巧玲杂货铺’的老板娘,叫刘巧玲,听说最会抢生意了。”
舒小满心里了然,看来是遇到竞争对手了。
果然,没过两天,就听说巧玲杂货铺也开始卖零嘴了,花样跟“小满零嘴铺”差不多,价格还便宜一分。有熟客来买东西时说:“刘巧玲说你家的零嘴都是偷工减料做的,所以卖得贵。”
舒小满听了,心里有点气,但没冲动。她知道,跟人比价格不是长久之计,得靠质量和特色取胜。
她琢磨了几天,决定做些别人做不了的零嘴——琥珀核桃。空间里有现成的核桃,厚实,正好用来做。
做琥珀核桃费功夫:先把核桃砸开,取出果仁,用温水泡去涩味;再用冰糖熬成糖浆,把核桃仁放进去拌匀,让每颗果仁都裹上糖浆;最后放进锅里烘干,首到糖浆变成琥珀色,又脆又甜。
这活儿精细,周翠兰看着都觉得麻烦:“费这么大劲,能卖上价吗?”
“能。”舒小满有信心,“这核桃金贵,卖一毛钱两颗不算贵。”
琥珀核桃上架那天,引来了不少好奇的顾客。有人嫌贵,犹豫着不买;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两颗,尝了之后立刻回头:“再给我来十颗!这味道绝了!”
没几天,琥珀核桃就成了“小满零嘴铺”的招牌,就算比别家零嘴贵,也有人专门跑来买。
这天,张磊来铺子送罐头分成,看到琥珀核桃,尝了一颗,惊讶地说:“这东西好啊!舒同志,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也做成罐头?肯定比麻辣烫还抢手!”
舒小满心里一动:“做成罐头能保存更久,是个好主意。不过这核桃成本高,批量生产怕是有点难。”
张磊说:“我回去跟厂长说说,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要是能解决原料问题,这生意准成!”
送走张磊,舒小满正忙着给顾客装货,就见刘巧玲又进来了,眼神首勾勾地盯着琥珀核桃。舒小满没理她,该干啥干啥。
刘巧玲看了半天,拿起一颗问:“这啥东西?挺贵的啊。”
“琥珀核桃。”舒小满淡淡回答。
刘巧玲撇撇嘴,放下核桃走了。周翠兰看着她的背影,说:“她肯定是想学着做。”
舒小满笑了笑:“学也没关系,这手艺看着简单,火候差一点,味道就差远了。”
她有这个底气。空间里的食材、独特的手艺,还有不断琢磨新花样的心思,这才是她最大的竞争力。至于那些想跟风的人,永远只能跟在后面跑。
傍晚关店时,舒小满看着空荡荡的货架,心里踏实。不管有多少竞争,只要把自己的东西做好,就不怕没生意。明天,她还要试试做些糖霜花生,给顾客多些选择。日子就像这零嘴,得慢慢琢磨,才能越来越有滋味。
(http://shuyous.com/book/321084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