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甘草橄榄的念头,是舒小满在给赵桂兰捶背时冒出来的。赵桂兰最近总说嗓子干,舒小满便想着用空间里的青橄榄,加些甘草、冰糖煮煮,既能当零嘴,又能润喉。
青橄榄个头不大,表皮泛着青绿色的光泽。舒小满先用清水洗了三遍,在每个橄榄上划几道小口,方便入味;接着把甘草、冰糖、陈皮放进锅里,加水熬出浓汁,再把橄榄倒进去,小火慢炖。咕嘟咕嘟的声响里,清甜的药香混着橄榄的青涩味飘出来,在院子里漫开。
赵桂兰坐在灶门前添柴,看着锅里翻滚的橄榄,念叨着:“你爹今天去山上砍柴,说要给你铺子做个新货架,让你摆零嘴更方便。”
“爹也别太累了。”舒小满笑着说,手里的勺子没停,“等这橄榄做好了,让爹多吃几颗,润润嗓子。”
“他呀,就闲不住。”赵桂兰叹道,眼里却带着笑意,“昨天还跟你王大爷炫耀,说我家丫头有本事,在县城开了铺子,听得王大爷首羡慕。”
舒小满心里暖暖的,手上的动作更轻快了。
正说着,舒父背着一捆柴回来,额上全是汗,看到锅里的橄榄,首咂嘴:“这是做啥好东西呢?闻着怪香的。”
“是甘草橄榄,给您润嗓子的。”舒小满递过去一块刚晾好的陈皮糖。
舒父接过来放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我给你做的货架木料都备好了,是后山的硬杂木,结实着呢,保准能用十年八年。”
“谢谢爹。”舒小满笑着说。
周翠兰这时从外面回来,手里提着个篮子,里面装着些新鲜的豆角,是她娘家送的。她把篮子往厨房一放,说:“刚路过你铺子,看到林同志在等你,说招待所的话梅吃完了,让你赶紧送点过去。”
“我这就去。”舒小满擦了擦手,刚要走,又被赵桂兰叫住:“带上两个刚出锅的菜窝窝,路上垫垫肚子。”
舒小满接过窝窝,心里热乎乎的。
到了县城,林采购员早己在铺子等着,看到甘草橄榄,好奇地问:“这又是啥新花样?”
“是甘草橄榄,能润喉,您尝尝。”舒小满递过去一颗。
林采购员尝了尝,连连点头:“好!比话梅更清爽,给我也来两斤,正好给李教授送去,他最近总咳嗽。”
送走林采购员,舒小满刚坐下歇脚,就见隔壁杂货铺的张婶端着一碗凉粉过来:“小满妹子,尝尝我做的凉粉,放了蒜泥和醋,解暑得很。”
舒小满连忙接过来:“谢谢您张婶,我正热得慌呢。”
“谢啥,你这铺子开起来,咱们这条街都热闹了不少。”张婶笑着说,“前几天我家小子还说,要不是看你这铺子生意好,他都不想跟我学做杂货了。”
舒小满笑了,和张婶闲聊了几句,心里觉得踏实。这县城的日子,不像村里那样拘谨,邻里间互相帮衬着,倒有股烟火气。
傍晚关店时,舒小满买了两斤肉,打算回去给家里做红烧肉。路过菜市场,看到有卖活鱼的,又买了一条,想着给赵桂兰炖个鱼汤补补。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舒小满提着肉和鱼,脚步轻快。她想起刚穿越过来时,一家人顿顿喝稀粥,现在却能顿顿有肉吃,心里满是感激。
晚饭时,红烧肉的香味飘满了院子。舒父喝着小酒,赵桂兰给舒小满夹着鱼,周翠兰也难得多吃了半碗饭。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说说笑笑,不像以前那样总拌嘴,倒有了几分真正的家的模样。
舒小满看着这一幕,觉得比赚多少钱都开心。她做买卖,不光是为了自己过好日子,更是想让身边的人都能吃上热乎饭,过上安稳日子。这烟火气里的温暖,才是她最想要的。
(http://shuyous.com/book/3210841-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