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糯米糍粑,冬日甜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糯米糍粑,冬日甜暖

 

腊月的风刮得越来越紧,早晨推开屋门,地上总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霜,踩上去咯吱作响。舒小满看着铺子货架上的零嘴,忽然想起前世冬天常吃的糯米糍粑——热乎乎、甜糯糯的,最能驱散寒气。

说干就干。头天晚上,她从空间里舀出两碗白净的糯米,颗粒得像珍珠,泡在温水里。空间里的糯米带着股自然的清香,泡了没一会儿,水面就浮起层淡淡的米油。赵桂兰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这糯米看着就好,比供销社卖的精米还白净。”

“是托张技术员从县城粮站捎的,贵是贵点,做出来的东西香。”舒小满随口编了个理由,把泡糯米的盆放在灶边保温。

第二天天刚亮,舒小满就把泡得发胀的糯米捞出来,沥干水分,倒进铺着纱布的蒸笼里。灶膛里烧着干爽的玉米芯,火苗“噼啪”作响,很快就把蒸笼熏得冒出白汽,带着股清甜的米香,慢悠悠地在厨房里散开。

赵桂兰坐在灶前添柴,手里纳着鞋底,时不时抬头看看蒸笼盖:“这糯米香闻着就暖和,比吃肉还舒坦。小时候过年,你姥姥偶尔会做回糯米团子,那味儿,我记到现在。”

“今天让您尝个够。”舒小满笑着往灶里添了块硬柴,“得多蒸会儿,蒸透了才糯。”

糯米蒸到能用筷子轻轻戳透,带着晶莹的光泽时,舒小满才把它们倒进院里的青石臼里。这石臼是舒老实年轻时从山里凿回来的,沉甸甸的,边缘被磨得光滑。她拿起那根枣木槌,深吸一口气,抡起胳膊开始捶打。

“咚——咚——咚——”

木槌撞击石臼的声音在清晨的院子里传开,带着股踏实的韵律。起初糯米还是一粒粒的,捶打十几下后,渐渐黏成一团,再捶,就变得像棉花糖似的,能拉出长长的丝。舒小满额头上很快渗出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她抬手用袖子一抹,胳膊抡得更起劲了。

周翠兰端着洗衣盆从井边回来,路过石臼时停下脚步,看着舒小满胳膊上凸起的肌肉,咋舌道:“这活儿看着就累,换了我,胳膊怕是得酸掉三天。”

“等捶得匀实了才好吃。”舒小满喘着气笑,把木槌递给周翠兰,“要不你试试?捶几下就知道,这力气得用得巧,光使劲儿不成。”

周翠兰连忙摆手:“可别,我这细胳膊细腿的,还是给你递毛巾吧。”她把搭在晾衣绳上的毛巾递过去,眼里带着几分佩服——这小姑子看着文静,干活却比村里的壮劳力还肯下力。

捶到糯米团能在木槌上拉出半尺长的丝,舒小满才停手。她把冒着热气的糯米团揪成乒乓球大小的小块,在手心里揉得圆滚滚的,摆在铺着玉米叶的篾子上。玉米叶是秋天晒干收起来的,带着股淡淡的清香,铺在下面既能防粘,又给糍粑添了层自然的香气。

“等凉透了,煎着吃、烤着吃都成。”舒小满擦着汗,看着篾子上排得整整齐齐的糍粑,像一排排圆胖的小元宝,心里透着股满足。

下午去铺子时,舒小满特意挑了一筐凉透的糍粑。刚摆在最显眼的货架上,熟客李婶就掀着门帘进来了,手里还拎着块打补丁的布,想给孙子扯点花布做新袄。她一眼就瞅见了糍粑,笑着问:“小满丫头,这圆滚滚的是啥?看着怪可爱的。”

“是糯米糍粑,热乎的好吃。”舒小满从柜台下拖出个小炭炉,上面架着块薄薄的铁板,“我给您煎两个尝尝?”

她拿起两个糍粑放在铁板上,炭火不旺,却很持久,慢慢把糍粑煎得鼓起肚子,边缘泛起金黄的焦边。舒小满用竹铲轻轻一压,糍粑“噗”地裂开个小口,露出里面雪白软糯的内里。她赶紧刷上点自家酿的蜂蜜,撒了层现磨的黄豆粉,甜香混着豆香,“腾”地一下就飘出了铺子门。

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往铺子里探脑袋:“啥东西这么香?”

第一个买的是个挑着担子的货郎,他刚在街口歇脚,闻着香味就寻了过来。舒小满递给他一个刚煎好的糍粑,他吹了吹气,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

“哎哟!烫烫烫!”货郎首吸气,却舍不得松口,含糊不清地说,“这东西绝了!外皮焦脆,里面糯得能拉丝,甜丝丝的还不腻!给我来五个!不,十个!我给家里娃带回去!”

舒小满笑着给他装了十个,用油纸包好:“趁热吃才香,凉了可以放锅里馏馏。”

天冷的时候,谁不爱这口热乎甜糯的吃食?没半个时辰,一筐糍粑就见了底。有个裹着厚棉袄的老太太来晚了一步,看着空篾子首叹气:“我家老头子就爱吃这口黏食,昨天听邻居说你这儿有新零嘴,特意让我跑一趟……”

“大娘您别着急。”舒小满连忙说,“我明天多做些,给您留十个,您中午来取?”

老太太这才笑了:“那敢情好!丫头你心眼真好,比供销社的售货员和气多了。”

傍晚关店时,北风卷着雪粒子,“嗖嗖”地刮着,打在脸上像小刀子割似的。舒小满裹紧围巾,把帽子拉得低低的,缩着脖子往家走。路过镇上的招待所时,忽然有人喊她:“舒同志!”

她抬头一看,是地区来的林采购员,正站在招待所门口,手里还提着个蓝布包。林采购员负责给地区供销社采买特产,前阵子刚从舒小满这儿订了两箱酱菜,一来二去就熟了。

“林同志,这么冷的天还在外面?”舒小满停下脚步。

“等你呢。”林采购员把布包递给她,“李教授回省城了,让我给你带点东西。他说上次尝了你做的果脯,觉得你手艺好,特意给你寻了本书。”

舒小满心里一动,打开布包一看,是本崭新的《点心制作大全》,封面上印着精致的点心图案,翻开几页,里面有详细的配方和步骤,从酥点到糕团,应有尽有。书里还夹着张字条,是用钢笔写的,字迹清秀:“小舒同志手艺佳,心思巧,此书或能助你精进。若有机会,可来省城交流,盼赐教。”

“李教授太客气了……”舒小满捧着书,心里暖融融的。李教授是省城农学院的教授,前阵子来公社考察,偶然尝了她的果脯,赞不绝口,还跟她聊了几句点心做法。没想到他回了省城,还特意记着这事。

这书可比什么礼物都珍贵!

她谢过林采购员,把书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裹紧棉袄往家走。雪粒子落在书皮上,很快就化了,像撒了层细盐,却一点没打湿书页。

回到家时,赵桂兰己经把炕烧得滚烫,屋里暖烘烘的。周翠兰在厨房忙碌,锅里煎着带鱼,油香混着鱼的鲜香,把一身寒气都驱散了。舒小满把书拿出来,献宝似的递给赵桂兰:“娘,您看,这是省城的李教授给我的书,教做点心的。”

赵桂兰不识字,却小心地摸着光滑的书皮,凑到灯下看了看:“这纸真白,字印得真清楚!是文化人给的?咱小满真有出息,能跟文化人打交道了!”

周翠兰也凑过来看了看,撇撇嘴:“字认识我,我不认识字,有啥用?”嘴上这么说,眼里却闪过一丝羡慕。

舒小满没理她,坐在炕边翻着书,指尖划过那些熟悉的配方,心里像揣了个暖炉。窗外的雪下得紧了,北风呼呼地刮着,可她一点都不觉得冷。

这冬日的寒,仿佛都被这书里的字、锅里的香,还有身边家人的暖,给悄悄驱散了。


    (http://shuyous.com/book/3210841-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