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筹备婚事,喜气渐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 筹备婚事,喜气渐浓

 

从麦田回来的那天晚上,舒小满把麦秆戒指小心翼翼地摘下来,用红布包好,藏在枕头底下。夜里躺在床上,她摸着空荡荡的手指,心里却甜得像揣了罐蜜,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沈默认真的眼神和那句“风风光光地娶你”。

第二天一早,她刚把铺子的门板卸下来,王大娘就挎着篮子走了进来,脸上笑开了花:“小满丫头,我可是听你娘说了好消息,特来道喜的!”

舒小满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挠着头说:“大娘您别取笑我。”

“这有啥好取笑的?”王大娘拉着她的手,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沈小子一表人才,对你又真心,你们俩啊,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你娘托我做媒,这事包在我身上,保准给你们办得妥妥帖帖的!”

正说着,沈默推着独轮车来了,车上装着刚从公社供销社买的红糖、布料,还有两斤水果糖。看到王大娘,他也有些不好意思,挠着头说:“大娘您来了。”

“哟,准女婿来了!”王大娘打趣道,“这是给小满买的?眼光不错,这红布做嫁衣正合适!”

沈默的耳根红了,把东西往柜台里搬:“想着秋收后办事,先备着些。”

王大娘看着两人默契的样子,心里更满意了,跟他们敲定了日子:“就定在秋分那天吧,秋收刚过,粮食归仓,日子也吉利,寓意着五谷丰登、日子红火。”

舒小满和沈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欢喜,连忙点头:“听大娘的。”

接下来的日子,家里像撒了把糖,处处透着甜丝丝的喜气。赵桂兰开始忙着给舒小满做嫁衣,红布铺在炕上,她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着,针脚细密,还在衣襟上绣了朵小小的麦花,寓意着“岁岁平安,丰衣足食”。

舒父则把家里的老屋重新修葺了一遍,换了新的茅草屋顶,又请村里的木匠打了套新家具——一个衣柜,一张梳妆台,还有一张结实的木床,虽然简单,却做得扎实,透着股过日子的实在劲儿。

沈默也没闲着,除了打理地里的庄稼,每天都往铺子里跑,帮着舒小满招呼客人、算账,还把铺子里的货架重新刷了遍漆,又在门口挂了串红辣椒和玉米棒子,看着就喜庆。有熟客打趣:“沈小子这是把铺子当成自己家了?”

沈默笑着应:“马上就是了。”舒小满在一旁听着,脸红红的,心里却甜得像喝了蜜。

舒小满也没闲着,她新做了些喜糖——用麦芽糖和花生、芝麻熬成的,切成小块,外面裹上一层白糖,装在红布缝的小袋子里,打算办事那天分给乡亲们。她还特意做了两盒精致的糕点,打算送给王大娘和帮忙的婶子们,算是谢礼。

这天傍晚,两人收工回家,路过供销社,沈默忽然拉着她进去,指着柜台里的一个发卡说:“我给你买个发卡吧,上面有朵小红花,配你的嫁衣正好。”

那是个塑料发卡,红色的花瓣,算不上贵重,却是柜台里最亮眼的一个。舒小满看着他认真挑选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不用买,我有头绳就行。”

“得买。”沈默坚持着,掏出钱递给售货员,把发卡小心翼翼地放进她手里,“咱结婚,就得漂漂亮亮的。”

舒小满捏着发卡,红色的花瓣在夕阳下泛着光,像开在她的心尖上。

回到家,赵桂兰正把晒好的谷子收进仓里,看到他们手里的发卡,笑着说:“这发卡真好看!我们家小满戴上,肯定比城里的姑娘还俊!”

晚饭时,舒父喝了两盅酒,话也多了起来:“沈小子,我家小满自小就懂事,跟着我们没享过福,以后嫁到你家,你可得好好待她,不能让她受委屈。”

“爹您放心,”沈默举起酒杯,郑重地说,“我这辈子都会对小满好,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她,有我一件穿的,就绝不会让她冻着。”

舒父满意地笑了,和他碰了碰杯,一饮而尽。酒液辛辣,却暖得人心头发烫。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炕上的红嫁衣,照亮了桌上的新家具,也照亮了两个年轻人眼里的憧憬。秋收的日子越来越近,婚期也一天天临近,这个家,正像那即将成熟的麦穗,沉甸甸地,装满了希望和欢喜。


    (http://shuyous.com/book/3210841-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