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晚在月光下表明心意,舒小满和沈默之间的氛围就变了。像是熬了许久的槐花糖终于浓稠,甜意不再藏着掖着,而是明晃晃地浸在每一个眼神、每一次互动里。
早晨一起去地里查看麦苗,沈默会自然地接过舒小满手里的水壶;傍晚从铺子回家,舒小满会把刚烤好的麦香饼干塞给他一半;算账时遇到难题,他会凑过来,肩膀挨着肩膀,一起对着账本琢磨,墨香混着她发间的皂角香,淡得像风,却缠得人心里发痒。
赵桂兰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私下里拉着舒小满说:“沈小子是个靠谱的,虽说现在还没个正经营生,但他人勤快、心眼好,对你又真心,娘看着就满意。等秋收了,就托王大娘做媒,把你们的事定下来。”
舒小满红着脸点头,心里像揣了罐刚开封的蜂蜜,甜得往外冒。
转眼到了芒种,地里的麦子开始泛黄,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风一吹,就掀起层层金浪,晃得人眼晕。试种田的麦子长得尤其好,穗大粒满,比旁边地里的麦子高出小半头,引得村里的乡亲们天天来围观,都说:“还是沈技术员有办法,这麦子看着就比往年的沉!”
这天下午,舒小满和沈默在地里估产。沈默拿着卷尺,量着麦穗的长度,数着麦粒的数量,认真地记在本子上。舒小满蹲在旁边,把他数过的麦穗捆成一束,动作麻利。
“你看这麦粒,得很。”沈默拿起一粒麦子,递给舒小满,“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
舒小满接过来,放在手心里搓了搓,麦壳脱落,露出雪白的麦粒,放进嘴里嚼了嚼,清甜中带着股韧劲。“比去年供销社换的麦种强多了。”她抬头时,正好对上沈默的目光,他的眼里映着金色的麦浪,也映着她的影子,温柔得像刚熬好的麦仁粥。
两人都没说话,只是看着彼此,风拂过麦浪,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替他们说着藏不住的欢喜。
忽然,沈默拉起她的手,往麦田深处走。他的手心很暖,带着劳作后的薄茧,却握得很轻,像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舒小满的心跳得飞快,任由他拉着,穿过层层叠叠的麦浪,走到田埂尽头那棵老槐树下。
槐花早己落尽,枝头挂满了翠绿的槐角,像一串串小小的翡翠。沈默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她,眼神认真得让她不敢首视。
“小满,”他深吸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布包,打开来,里面是枚用麦秆编的戒指,算不上精致,却编得很用心,麦秆的纹路清晰可见,“我现在没什么能给你的,这枚戒指是我用咱自己种的麦子秆编的,虽然不值钱,但……”
“我喜欢。”舒小满打断他,眼睛亮晶晶的,像落了星光,“我很喜欢。”
沈默的眼睛瞬间亮了,小心翼翼地拿起麦秆戒指,套在她的无名指上。尺寸刚刚好,麦秆的触感带着点粗糙,却比任何金银都让她安心。
“等秋收了,卖了麦子,我就去扯块红布,买两斤水果糖,请乡亲们吃顿饭,风风光光地娶你。”他的声音有点发紧,却字字清晰,“以后,你的铺子我帮你守,地里的庄稼我帮你种,你想去哪儿,我就陪你去哪儿,一辈子对你好,绝不反悔。”
舒小满的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是笑着掉的。她踮起脚尖,轻轻抱住他,把脸埋在他的胸口,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麦香和阳光的味道。“我信你。”她的声音闷闷的,却很坚定,“我啥都不要,有你就够了。”
风穿过麦田,掀起金色的波浪,“沙沙”的声响里,仿佛藏着千万句祝福。老槐树的叶子在头顶轻轻摇晃,投下斑驳的光影,落在他们相拥的身影上,像盖上了时光的印章。
远处,赵桂兰提着篮子来送水,看到这一幕,笑着转身往回走,嘴里念叨着:“这俩孩子,总算盼到这一天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麦田上,也洒在两个紧紧相拥的年轻人身上。他们的未来或许还会有风雨,或许还会有波折,但此刻,在这片他们亲手耕种的土地上,在这层层叠叠的麦浪见证下,他们的心紧紧依偎在一起,像两粒的麦种,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里,等待着属于他们的、沉甸甸的收获。
(http://shuyous.com/book/3210841-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