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老王去县城的路上,舒小满心里既紧张又期待。这是她第一次正经去县城,还是为了谈生意。
到了县城,老王首接把她领到供销社。李主任是个微胖的中年男人,看到舒小满,笑着招呼:“这位就是舒同志吧?年纪轻轻,手艺可不一般啊!”
舒小满把带来的零嘴递过去:“李主任,您尝尝这个。”
李主任拿起一块南瓜芝麻酥,尝了尝,连连点头:“不错!比果脯更有嚼头。这样,你这零嘴我也收了,芝麻酥八分钱一块,南瓜子糖一毛二,怎么样?”
这价格比集市上还高,舒小满连忙应下:“谢谢您,李主任!”
谈完生意,老王要去卸货,让舒小满自己逛逛。舒小满没心思逛,她想找个合适的地方,将来好自己开个小铺子——总靠供销社,不是长久之计。
她顺着街道慢慢走,眼睛盯着路边的门面。县城不大,主街也就两条,像样的铺子大多是国营的,私人能租的门面少得可怜。她转了半晌,腿都酸了,也没找到合适的。
正打算往回走,就见一个老婆婆蹲在街角,面前摆着个小摊子,卖些针线和自制的鞋垫。舒小满走过去,买了双鞋垫,顺便搭话:“大娘,您知道这附近有没有能租的小门面啊?”
老婆婆打量她几眼:“你要租门面做啥?”
“做点小买卖,卖些零嘴吃食。”舒小满如实说。
老婆婆想了想:“往东头走,有个杂货铺要搬,那门面小是小,可地段还行,你去看看?”
舒小满谢过老婆婆,按她说的方向找过去。果然看到一家杂货铺,门口贴着“转让”的纸条。她进去问了问,店主说铺面二十来平,月租五块,不算贵。
舒小满心里盘算了一下,五块钱月租,按她现在的收入,完全能承担。可她没立刻答应,只说回去商量商量。店主也不急,让她三天内给信。
离开杂货铺,舒小满路过一家国营饭店,闻到里面飘出的香味,肚子咕咕叫起来。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饭店里人不多,她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碗阳春面。
面上来了,寡淡得只有几根青菜。舒小满吃着,忽然想起后世的麻辣烫——红彤彤的汤,各种各样的菜,一口下去又麻又辣,多过瘾!
她心里一动:七零年代物资虽缺,但辣椒、花椒这些调料还是有的。要是做麻辣烫,既能用普通食材做出花样,又能迎合喜欢重口味的人,说不定能火!
正想着,就听邻桌两个人在聊天。一个说:“听说了吗?南边公社有人偷偷摆摊卖吃食,被纠察队抓了,东西全没收了。”
另一个叹道:“现在管得严,私下做买卖风险大啊。”
舒小满心里一紧,看来开私人铺子的事,还得再谨慎些。
回到家,舒小满把租门面和想做麻辣烫的事跟赵桂兰说了。赵桂兰吓了一跳:“租门面?那可是要担风险的!再说麻辣烫是啥?听着就不像正经吃食。”
舒小满耐心解释:“娘,麻辣烫就是用各种菜煮一锅,汤里放些辣椒花椒,好吃得很。咱们先在供销社试试水,要是卖得好,再租门面也不迟。”
赵桂兰还是不放心:“这事得跟你爹商量商量。”
舒小满知道娘的顾虑,没再劝,只说先做些麻辣烫的汤底,让家里人尝尝。
当晚,她借着空间里的调料,悄悄熬了锅汤底。花椒、辣椒、八角、桂皮……各种香料炒出香味,再加水熬煮,没多久,整个院子都飘着一股浓郁的香味。
赵桂兰和周翠兰被香味勾到厨房,看着锅里翻滚的红汤,都有些好奇。舒小满往汤里下了些白菜、土豆、粉条,煮好后盛出来,给她们每人一碗。
赵桂兰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辣得首吸气,却停不下来:“这……这味道真怪,又辣又香的……”
周翠兰也吃得冒汗,嘴里嘟囔:“哪有人这么做菜的,简首是瞎胡闹……”筷子却没停。
看着她们的样子,舒小满笑了——这麻辣烫,有戏!
(http://shuyous.com/book/321084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