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阿强说要带我去拜访德福伯。
明天就是除夕了,他想去送些年礼,顺便看看老人家有没有什么需要搭把手的。
阿强这次准备的礼物依旧贴心,除了德福伯平日里爱喝的茶叶,还多了些适合老年人的营养品和一些应节的干果糖食。让我有些意外的是,他还提溜着一个小小的塑料盆,盆里装着些水,水里隐约可见一些螺和小指长短的杂鱼仔,鲜活地摆着尾巴。这是昨天赶海拿回来的,以为他是拿回来给他阿妈,原来是要拿给德福伯呢。
走进德福伯家的小院,一股忙碌而温馨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莫妍,那个常春藤盟校的高材生,此刻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棉袄,系着围裙,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正指挥着什么,红扑扑的脸蛋,透着一种邻家女孩的乖巧甜美。
院子一角,秀珍婶和另一位我叫不上名字的大婶正蹲在临时搭起的灶台边忙活,一个添柴,一个烧火,大铁锅里咕嘟咕嘟地炖着什么,香气西溢。还有一个看起来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正拿着工具,仔细地用泥土修补着有些开裂的地面。阳光懒洋洋地洒下来,给这幅农家忙年图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德福伯!”阿强嗓门洪亮地喊了一声。
“哎,阿强来啦!”德福伯从堂屋里迎了出来,老人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头瞧着比上次见面时还好些,脸上带着和蔼的笑。
莫妍也闻声转过头,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
阿强熟门熟路地把手里的年礼递给莫妍,然后将那个装着鱼螺的小盆递到德福伯面前:“德福伯,给您带了点下酒菜,刚摸上来的,新鲜!”
德福伯一看到盆里那些活蹦乱跳的小东西,眼睛骤然一亮,像是被点燃了什么尘封的记忆。他凑近了仔细瞧着,嘴里啧啧称赞:“这小花鱼做鱼汤鲜着呢,还有这螺,正好炒了下酒……。”他用手轻轻拨弄了一下盆里的水,显得兴奋,“想当年,我年轻那会儿,也是个摸鱼捉虾的好手。这村东头的小河,还有南边那片海滩,哪个旮旯我没去过?那时候啊,身子骨壮实,一个猛子扎下去,再上来保准拎着一串肥鱼。哪像现在……”
德福伯说着,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落寞。
阿强笑着说:“德福伯,您老看着气色越来越好了。家里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尽管开口。”
德福伯摆了摆手,说:“他们早早的都办妥啦!就是小妍昨天回来,看着地面,非要找远生过来弄弄。”
莫妍在一旁解释道:“都忙得差不多啦。平时多亏了秀珍婶和树根婶她们,经常过来帮爷爷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所以家里一首都挺干净利索的。这次我回来过年,看到院子地面有些地方裂了,就找了远生叔过来帮忙修补一下。要不是平时有大家伙儿照应着,单靠爷爷一个人在家,我和姑姑也确实不放心。爷爷也犟,说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宁愿一个人守着这老宅子。唉,也只能仰仗着乡亲邻里们多费心了。”
莫妍年纪不大,为家里操心的这番话,却说得老气横秋。
也说得情真意切,也道出了许多农村家庭的无奈。
我听着,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滋味。
德福伯年轻时也是村里响当当的人物,如今上了年纪,日常起居,总有些不方便的地方。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那个远在城市,身居高位,平日里呼风唤雨的集团老总阿爹。他现在身体硬朗,精力旺盛,可岁月不饶人,他总会有老去的那一天。到那时,习惯了发号施令、掌控一切的他,能适应晚辈的照顾吗?我从小得到父母的关照就并不多,那种深刻的孤独感,早己刻入骨髓。我能体会德福伯守着空荡荡老宅的心情,更能想象父母老去后,若我也远嫁,他们身边无人陪伴的凄凉。
德福伯摆摆手:“城里再好,也没有家里的土闻着香啊。”
他转向我,眼神温和:“丫头啊,看你也是城里来的,是不是也觉得我们这些老家伙很固执?”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知如何作答。
德福伯却继续说道:“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不图儿女能做多大的家业,也不指望他们天天守在身边。就盼着他们能过得舒心,过得踏实,别让自己太累。我一个老头子,怎么过都行,不必太惦着。”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莫心那孩子,从小就要强,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她有出息,我当然高兴。可有时候啊……我倒是希望她能过得平凡些,轻松些。”
德福伯的话,让我有些茫然。
难道那个从小就用“别人家的孩子”来鞭策我,把“优秀”当作唯一衡量标准的老爹,内心深处也会希望我平凡一点,快乐一点吗?
我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这个念头太过颠覆我以往的认知。老爹的雷厉风行,妈妈的全力辅佐,他们构建的那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难道不是希望子女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吗?
阿强问:“莫心姑姑呢?她什么时候回来?”
莫妍:“姑姑她临时有点急事,可能……要过两天回来。”
“过两天?”阿强随口问,“那大概是初几?”
“可能要到年初二吧。”莫妍答道。
阿强走到院子里正在修补地面的远生叔旁边,拿起另一把工具,也蹲下身子,熟练地帮起忙来。他的动作那么自然,仿佛从小就做惯了这些农活。阳光下,他微微躬着身子,额头上很快也渗出了薄汗,那张俊美的脸庞,因为专注而显得更加动人。
秀珍婶见我站着,拉我到灶台边坐下,递给我个刚出锅的热红薯。红薯不大,带着泥土气息,掰开是金黄色的瓤,甜香扑鼻。秀珍婶笑着说:“尝尝,自家地里种的,甜得很!”
我小口吃着,红薯的甜糯温暖了胃,却驱不散心头的凉意。院子里,大家聊着家长里短,村里近况。这些话题对我来说陌生,却又鲜活。莫妍也加入聊天,和秀珍婶她们讨论年菜,语气亲切,没有一点城里人的架子。她自如地在都市精英和乡村女孩间切换,让人佩服。
秀珍婶虽然上次和阿强有过冲突,但此刻看来,和德福伯家的关系己经修复如初,大家有说有笑。
阿强修好地面,擦了擦汗,走到我身边,看着我啃红薯,笑了:“怎么样?比城里那些好吃吧?”
“嗯,很甜。”我说。
就在这时,秀珍婶突然冒出一句话,让原本轻松的气氛凝固了。
“阿强啊,听说你想要阿红家那个院子?”秀珍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
阿强一愣,点点头:“是有这个想法。那个院子空着也可惜,地方大,那几棵果树,很适合……”
“那可不行!”秀珍婶突然拔高了音量,打断了他,“那几棵果树,我们家阿让己经和阿红谈好了,打算出钱把树挖了,移到我们家新屋院子里!”
这话一出,全场安静了。
我的心也提了起来。昨天阿强还眉飞色舞地跟我描绘那个院子的美好前景,没想到,竟然己经有人捷足先登,甚至只是为了挖走那几棵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童年之树”!
阿强的脸色沉了下来,眼底掠过一丝愠怒,但很快被他压了下去。
他看着秀珍婶,语气平静:“秀珍婶,几棵果树,去哪里都可以挖,也不是非得挖那几棵吧?”
秀珍婶不依不饶,“我们莫让喜欢那几棵树,阿红也同意了!这可容不得你横插一杠的!”
阿强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http://shuyous.com/book/3068416-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