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波斯密使 第三节:谣言生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章 波斯密使 第三节:谣言生事

 

长安的清晨,晨雾还未完全散去,西市的茶楼酒肆己渐渐热闹起来。王记茶楼的二楼雅间内,几个身着绫罗的富商正围坐在一起,桌上摆着新沏的蒙顶甘露,茶香袅袅间,一场精心策划的对话悄然展开。

“你们听说了吗?”其中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商人压低声音,目光警惕地扫视西周,“波斯使团带来的消息,那陈玄策在西域根本不是什么英雄,而是个不折不扣的强盗!”

“此话怎讲?”有人好奇地凑上前,茶盏里的茶水随着动作晃出了些许。

“我可是听波斯使者亲口说的,”商人故作神秘地顿了顿,“那陈玄策打着‘摧毁邪器’的名号,在波斯埃克巴坦那烧杀抢掠,连波斯王室供奉了千年的镇国神器都被他毁了!现在波斯多地灾祸不断,百姓流离失所,都是拜他所赐!”

这番言论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很快,类似的说法便从茶楼酒肆扩散到街头巷尾。说书人李老三更是添油加醋,将故事编得绘声绘色。每当夜幕降临,他的书场便挤满了听众,惊堂木一拍,便开始讲述那“陈玄策西域暴行”:“各位看官!那陈玄策带着大唐将士,闯入波斯王宫,见财宝就抢,见神器就毁!波斯王子苦苦哀求,他却一刀将人斩于马下……”听客们听得义愤填膺,不时有人拍案而起,大骂陈玄策狼心狗肺。

更有甚者,将谣言与玉符联系起来。街头突然出现一些神秘的卜卦先生,声称玉符并非祥瑞,而是“妖物现世”。他们摇头晃脑地对围观百姓说:“你们想啊,陈玄策得了这玉符,便开始肆意妄为。这玉符肯定是波斯邪物,专门蛊惑人心,让陈玄策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这些言论通过市井百姓的口口相传,迅速传遍长安的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一些文人也开始在坊间散布文章。有人撰写《西域见闻录补遗》,声称自己有“可靠消息来源”,详细描述陈玄策在西域的“暴行”;还有人作诗歌讽刺:“自诩英雄征西域,实则强盗毁神器。玉符妖异惑人心,大唐威名从此弃。”这些文章被抄写多份,在文人墨客之间流传,甚至被张贴在各个坊市的公告栏上。

谣言的传播速度远超想象。短短几日,长安百姓对陈玄策的态度便发生了巨大转变。曾经,街头巷尾皆是对他西征壮举的赞叹;如今,取而代之的是质疑与谩骂。当陈玄策的画像出现在商铺售卖时,甚至有人将画像撕碎,唾骂道:“这种败类,也配被称作英雄?”

更严重的是,谣言开始影响到朝堂之外的各个层面。西域商路的商人们听闻消息后,纷纷产生担忧。一些原本与大唐合作密切的波斯商人,开始暂停贸易往来,将货物转运他处。他们私下里议论:“大唐出了这样的将领,以后谁还敢和他们做生意?保不齐哪天就被抢了!”

在鸿胪寺,波斯使团则在暗中推波助澜。阿卜杜勒每日接待各方访客,面对询问,他总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陈将军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心寒。我王念及两国邦交,不忍与大唐撕破脸皮,才派我们前来,希望能妥善解决此事。”他的言辞诚恳,让不少前来打探消息的官员信以为真。

而那些接受了波斯贿赂的权贵,也在暗中发力。他们或在家族聚会中传播谣言,或指使手下仆从在街头散布不实言论。御史中丞王圭更是利用职务之便,默许御史台对这些谣言不闻不问,任由其发酵。

面对愈演愈烈的谣言,支持陈玄策的大臣们心急如焚。刑部尚书刘德威多次上书,请求朝廷出面辟谣,却被以“需谨慎行事,避免引起更大纷争”为由驳回。蒋师仁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亲自带人在街头制止那些造谣生事者,却被人指责“仗势欺人,妄图掩盖真相”。

长安的天空渐渐被乌云笼罩,一场暴风雨似乎即将来临。谣言如同无形的利刃,不仅刺痛了陈玄策及其支持者的心,更在大唐内部撕开了一道裂痕。而在这混乱的局面背后,波斯使团正躲在暗处,满意地看着他们精心策划的阴谋一步步得逞。


    (http://shuyous.com/book/3147410-1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