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寒食迷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寒食迷局

 

寒食节刚过,细雨如愁,笼罩着湖州。苏明远心头却压着另一层阴霾——刚从贡院带回的状元卷和火漆印的证据,如同烫手的山芋。他正思忖如何将其安全交予苏轼,并提醒汴京防备布防图泄露之事,苏轼府上的老仆却惊慌失措地冲进了苏家小院。

“苏公子!不好了!我家大人…我家大人他…”老仆浑身湿透,脸色惨白,语无伦次。

苏明远心头猛地一沉:“子瞻兄怎么了?”

“大人…大人他写完那《寒食帖》,突然就…就疯魔了!胡言乱语,见人就打,还喊着…喊着有鬼索命!”老仆声音发颤,“您快去看看啊!”

苏明远二话不说,抓起随身的药囊(里面是他根据《天工开物》残页和现代知识整理的一些应急药品和工具),疾步冲向苏轼府邸。

书房内一片狼藉。墨迹淋漓的《寒食帖》被撕扯了一半,扔在地上。苏轼披头散发,双目赤红,状若疯虎,口中发出意义不明的嘶吼:“鬼!寒食节的鬼!他们来了!索命来了!滚开!滚开!”他挥舞着手臂,将书案上的笔墨纸砚扫落一地,又抓起砚台就要砸向闻声赶来的家人。

“按住他!”苏明远厉喝一声,与几个健仆合力,才勉强将狂躁的苏轼制住。他迅速检查苏轼的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脉搏(急促紊乱)、体温(偏高),又凑近嗅了嗅苏轼口中呼出的气息——一股极其淡薄、却带着一丝奇异甜腥的气味!

“是中毒!食物中毒!”苏明远立刻判断。症状像极了某些神经毒素导致的谵妄和狂躁。他立刻从药囊中取出备用的甘草绿豆粉,强行给苏轼灌下解毒缓急,又施以银针刺激几处安神醒脑的穴位。

折腾了大半夜,灌下几剂催吐解毒的汤药后,苏轼的狂躁才渐渐平息,沉沉睡去,但呼吸依旧急促,眉头紧锁,仿佛陷入极深的梦魇。

苏明远守在一旁,面色凝重。他仔细询问了苏轼今日的饮食。老仆回忆,大人今日除了府中寻常饭食,只用了宫中昨日新赏赐下来的、来自岭南的珍稀贡果——几颗新鲜的“龙眼”。

“贡果?”苏明远眼中寒光一闪。他立刻要求查看剩下的龙眼。果盘里,几颗的龙眼还带着水珠。他拿起一颗,凑近仔细闻嗅,又用小刀极其小心地切开果肉。在果核附近的果肉深处,他敏锐地发现了几点极其细微、颜色略深的浸润痕迹!若不细看,几乎与果肉本身的纹理融为一体。

他小心地用银针挑取一点沾染了痕迹的果肉,放入带来的一个小瓷碟中,滴入几滴随身携带的、用几种矿石粉末调配的简易显色试剂。只见那点果肉周围迅速泛起一圈诡异的幽蓝色!

“果然有毒!”苏明远的心沉入谷底。毒被下在了贡果之中!目标首指苏轼!是谁能有如此手段,将剧毒混入皇家贡品?

天色微明时,苏轼终于悠悠转醒。他脸色苍白,眼神迷茫,仿佛刚从地狱中挣扎回来。看到守在床边的苏明远,他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和劫后余生的疲惫。

“明远…是你…”苏轼声音嘶哑虚弱。

“子瞻兄,感觉如何?”苏明远关切地问。

苏轼闭了闭眼,似乎在努力回忆那恐怖的经历。再睁开时,眼底深处残留着巨大的惊悸和难以置信:“我…我看到了…很可怕…很可怕的景象…” 他抓住苏明远的手,手指冰凉,微微颤抖。

“我看到了钱惟庸(钱员外)…他…他穿着龙袍!坐在金銮殿上!而…而汴京…整个汴京城…都在燃烧!火光冲天…到处都是哭喊…” 苏轼的声音带着梦呓般的恐惧,每一个字都如同冰锥,刺入苏明远的耳中。

“那…不是幻觉…对不对,明远?”苏轼死死盯着苏明远,仿佛想从他眼中确认自己所见并非虚妄,“那是…预兆?”

苏明远反手紧紧握住苏轼冰冷的手,手心的厚茧传递着一种坚定的力量。他没有首接回答,但眼神中那沉静如古井却又锐利如鹰隼的光芒,己经说明了一切。钱员外穿龙袍,汴京燃大火…这毒药引发的幻觉,竟与北阙司的阴谋诡异地重叠在了一起!是巧合?还是这毒药本身,就能诱发人心底最深的恐惧?亦或是…这根本就是某种昭示?


    (http://shuyous.com/book/3202883-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