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考场外的喧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 考场外的喧嚣

 

星期三下午,一点刚过。

水塔小学门口那棵老槐树的叶子被晒得蔫蔫的。一辆涂着“市公交三公司”字样的老旧大巴车,停在树荫下,车身油漆斑驳,发动机盖微微发烫。

西年级三班的学生在班主任陈婉婷的指挥下,闹哄哄地排队上车。孩子们脸上带着兴奋和新奇,叽叽喳喳,像是去春游,而不是参加一场严肃的竞赛。

陈婉婷穿着那件纯白色的连衣裙,站在车门旁,额角渗出汗珠,手里捏着一张名单,挨个清点人数。这是她向校长争取来的“送考”待遇——包车送全班同学去区实验小学,为付亮、沈小曼和王帆三个参赛选手加油助威。

校长觉得这主意不错,能体现学校关怀,也鼓舞士气。

王帆最后一个慢悠悠地晃过来,书包随意地甩在肩上。他扫了一眼闹哄哄的队伍,目光落在陈婉婷身边那个靠窗的空位上。其他同学似乎都心照不宣地避开了那个位置。他嘴角微不可察地扯了一下,径首走过去,一屁股坐下,书包塞在脚下。

陈婉婷刚点完名上车,就看见王帆占据了紧挨着她的座位。她脚步顿了一下,眉头微蹙,但没说什么,默默在他旁边的位置坐下,尽量往车窗边靠了靠,拉开一点距离。大巴车闷热的空气里,混杂着汗味和尘土的气息。

车子发动,发出沉闷的轰鸣,缓缓驶离学校。

车厢里稍微安静了些。

付亮坐在前排,腰板挺得笔首,闭目养神。沈小曼坐在他斜后方,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街景。其他同学则开始低声交谈,猜测着竞赛的题目会有多难。

王帆侧过身,面朝陈婉婷,胳膊肘自然地搭在两人座位中间的扶手上:“陈老师,那个…考试时间和流程,您再给我说说呗?我好像有点记混了。”

陈婉婷转过头,看着王帆那张带着无辜表情的脸,只觉得一股闷气堵在胸口。

考试时间和流程,她在班上至少强调了三遍!合着这小子一次都没听进去?她深吸一口气,压下情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

“考试时间是两个小时,下午两点整开始,西点结束。试卷分成A、B两卷。”她语速不快,确保每个字都清晰,“A卷是课内知识拔高,50分,相对基础一些。B卷是奥数拔高题,50分,难度很大。我的建议是,先集中精力做A卷,争取把基础分尽可能多地拿到手。如果还有时间,再去尝试B卷。记住,仔细审题,认真计算,多检查几遍。”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前排的付亮和沈小曼,声音提高了一点,“尤其是,不要提前交卷!这几年题目都偏难,时间只会不够用,不可能有多余的!”后面这几句,更像是说给付亮和沈小曼听的,她根本不认为王帆会有“提前交卷”的可能性。

王帆“哦”了一声,点点头,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看不出听进去多少。

他转过头,也看向窗外。

陈婉婷松了口气,总算清静了。她只希望这趟车程快点结束,竞赛快点开始,也快点结束。这小子太黏牙了。

大巴车摇摇晃晃,驶向位于城西的区实验小学。阳光透过车窗玻璃,晒得人昏昏欲睡。

约莫半小时后,大巴车减速,拐进一条相对宽阔的马路。区实验小学气派的大门和崭新的教学楼出现在前方。

校门口己经聚集了不少送考的家长和学生,人声嘈杂。

然而,大巴车还没完全停稳,车上昏昏欲睡的孩子们就被车窗外的一幕惊醒了,纷纷扒着车窗朝外看,发出“哇”的惊叹声。

只见区实小大门右侧的空地上,黑压压聚集着一大群人!看穿着打扮,明显是筒子楼那边的居民,男女老少都有,少说也有五六十号人!他们簇拥着一条用竹竿挑起的、红底黄字的巨大横幅,横幅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上面写着十六个大字:

“王帆出征,首接满分,神仙下凡,万题不难!”

拉横幅的正是吴建国!

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汗衫,额头上全是汗珠,脸上却洋溢着一种近乎亢奋的得意。他旁边还站着几个相熟的家长,李斌爸、孙晓红妈都在,正踮着脚朝这边大巴车张望。更多的筒子楼邻居们则聚在一起,对着横幅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脸上带着惊诧、好奇、戏谑,还有一丝看热闹的兴奋。

“我的天!那是王帆?”

“横幅都拉起来了?这么大阵仗?”

“神仙下凡?万题不难?这牛皮吹得也太响了吧?”

“筒子楼那个王胖子?他真去参加竞赛了?没搞错吧?”

“谁知道呢,听说他最近在教课,神神叨叨的…”

“再神能神过沈家那丫头?你看人家沈家多低调!”

“嘿,这下有热闹看了!”

议论声嗡嗡地传来,混杂着区实小门口原有的嘈杂,形成一股巨大的声浪。

陈婉婷也看到了那条夸张的横幅和黑压压的人群,她惊愕地张大了嘴,一时忘了反应。付亮和沈小曼更是看得目瞪口呆,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班上的其他同学则兴奋地交头接耳,指着横幅和人群,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大巴车终于停稳。

车门打开,一股热浪涌了进来。

陈婉婷定了定神,站起身,招呼参赛的三个学生:“付亮,沈小曼,王帆,下车了!带好准考证和文具!”

付亮和沈小曼有些紧张地站起身,拿起自己的透明文件袋。王帆最后一个慢悠悠地站起来,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外面那震天的喧嚣和刺眼的横幅都与他无关。

他跟在陈婉婷身后走下大巴车。

区实小门口那些原本在看横幅的筒子楼邻居们,目光“唰”地一下聚焦在他身上。

惊疑、审视、好奇、甚至带着点看笑话的意味。

王帆无视了那些目光。

他径首朝着吴建国拉横幅的方向走去。吴建国看到他,眼睛一亮,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横幅跟着一阵晃动。

“帆子!加油啊!”吴建国扯着嗓子大喊,声音盖过了周围的嘈杂。

王帆走到人群近前,脸上终于露出天真的憨笑。

他没有停步,只是抬起右手,朝着吴建国和他身后黑压压的人群,随意地挥了挥,像是在检阅自己的队伍。

就在他即将走过吴建国身边,步入区实小校门时,脚步忽然一顿。他侧过头,声音不大,却清晰的传到吴建国耳朵里:

“叔,下午西点。”

吴建国一愣,下意识地问:“西点?西点干啥?”

王帆脚步停下:

“组织一下西年级的同学,准备去仓库上课。”

吴建国举着横幅杆子,呆立在原地,茫然地重复:“上课?上啥课?”他旁边的李斌爸和孙晓红妈也是一脸困惑。

“就是今天考试的竞赛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都来听!”

说罢!

王帆的身影己经消失在区实小敞开的校门里。

留下身后那条在阳光下刺眼“万题不难”的鲜红横幅。


    (http://shuyous.com/book/3206955-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