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弄堂里的陌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弄堂里的陌客

 

三年时光,足以让北大荒的风霜刻进骨子里,也足以让一座城市悄然改换容颜。

1975年的初秋,上海。梧桐树叶边缘己染上微黄,空气中飘荡着桂花清甜的香气,混合着煤球炉的烟火气和弄堂深处传来的吴侬软语。这熟悉又陌生的气息,让刚走出北站出口的林晚雪,有一瞬间的恍惚。

她不再是当年那个坐在牛车上、为几本俄文书提心吊胆的娇怯少女。一身洗得发白、打着整齐补丁的蓝布衣裤,剪得利落的齐耳短发,被北大荒阳光晒成健康小麦色的脸庞,以及那双沉淀了太多东西、沉静得如同深潭的眼睛,让她在熙熙攘攘、衣着相对鲜亮的人群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背着一个半旧的军用挎包,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柳条箱——正是当年那个装着俄文书的箱子,如今边角磨损得更厉害,却依旧结实。

“晚雪!晚雪!这边!”一个夹杂着激动和哽咽的声音穿透嘈杂的人声。

林晚雪循声望去,只见弄堂口,母亲林母正用力地挥着手,旁边站着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神情同样激动的父亲林父。三年不见,母亲的眼角皱纹更深了,父亲的背似乎也更驼了些。林晚雪的鼻子猛地一酸,眼眶瞬间红了。她加快脚步,几乎是跑着扑了过去。

“姆妈!阿爸!”熟悉的乡音脱口而出,带着浓重的鼻音。

母女俩紧紧抱在一起,林母的泪水浸湿了林晚雪的肩头,嘴里不住地念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瘦了,黑了,我的囡囡吃苦头了……”林父站在一旁,用力眨着眼睛,克制着情绪,接过女儿沉重的柳条箱,掂了掂,声音沙哑:“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回到熟悉的石库门弄堂,踏上吱呀作响的木楼梯,推开那扇漆色斑驳的家门。小小的亭子间,依旧拥挤,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窗台上的茉莉花散发着幽香。桌上,己经摆好了几样林晚雪爱吃的家常小菜:油爆虾,腌笃鲜,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

家的温暖,瞬间包裹了她疲惫的身心。然而,当林父林母小心翼翼、带着无限疼惜询问起北大荒的生活,尤其是问及她为何最终选择留下又为何三年后才回来时,林晚雪端着碗的手微微一顿。

她垂下眼帘,看着碗里清亮的汤水中漂浮的细葱花,北大荒的风雪、狼嗥、那蜷缩在雪坑里的冰冷身体、那张浸透鲜血的报名表……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涌来。她深吸一口气,再抬头时,脸上己是一片平静,只轻描淡写地说:“那边……需要俄语老师,就留下了。后来……后来政策允许了,就回来了。”关于王大川,关于那场以命相搏的争夺,关于浸血的签名,她只字未提。那太沉重,太痛,是她心底最深的烙印,无法轻易示人,也不忍让年迈的父母再添忧思。

林父林母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心疼和了然。女儿眼里的沧桑和那份刻意维持的平静,瞒不过他们。他们不再追问,只是不停地给她夹菜,絮叨着弄堂里这几年的变化:谁家儿子顶替进了厂,谁家女儿嫁人了,隔壁阿婆去世了……

短暂的温馨过后,现实的冰冷很快渗透进来。

户口、工作、粮油关系……这些当年插队时被暂时“冻结”的东西,如今都需要重新接续。林父林母带着林晚雪跑街道、跑知青办、跑劳动局。流程繁琐,各个窗口后面坐着的面孔,大多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漠。


    (http://shuyous.com/book/3212730-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shuyous.com
书友社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